

圖為:興山新縣城昭君廣場是游客散步休閑好去處。(本欄圖片均為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劉曙松攝)
圖為:昭君村按5A級景區標準修葺一新。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唐宜貴吳擒虎通訊員鄒遠景
一條香溪,孕育了三個世界級名人——神農氏、屈原、王昭君。相傳,這條溪因“昭君浣紗、溪水盡香”而得名。
如今,神農架和屈原故里秭歸的旅游已如日中天,昭君故里興山奮起緊追,將打造“昭君文化旅游目的地”納入該縣“兩地兩縣”發展戰略。
去年,宜昌市昭君文化促進會成立,昭君文旅開發上升為市級戰略。宜昌市委要求:把品牌打響、把合作加深。
建陣地、創產品、育人文。去年,全國360萬游客訪興山、憶昭君,全縣旅游產值24.4億元,增長22%。昭君旅游漸別“猶抱琵琶半遮面”。
5A標準陪她一起“成長”
夜里,開車沿香溪下行,對岸山坡上,突現一片夜景燈光,映照著一片漢代樓宇,恢宏瑰麗。那里就是王昭君長大的地方——昭君村。
近年來,興山把昭君村作為昭君文化傳承開發主陣地,投入3.2億元,按5A景區標準建設。今后還將再投3億,提升景區品質。
一場《夢回故里》的光影秀,展示昭君從少年到出塞的動人經歷。進入昭君老宅,游客可以近距離體驗昭君成長的家庭環境。正在建的幾棟建筑,將給民俗文化、特產銷售增添空間。
昭君村依山而建。宜昌市委為景區把脈,提出“昭君村缺水”。為此,興山再造水景觀,娘娘泉、桃花映潭、飛珠濺玉、青山飛瀑等一批水景觀已完成規劃,每個水景都有故事。
昭君旅游文化發展公司總經理李美輝介紹,昭君村去年新添夜景,吸引了3萬多人夜游昭君村;開通“重走昭君路”旅游列車,舉辦系列音樂節、美食節;未來將放棄門票經濟,增加客流,實現游客愿意來,產品帶得走。
這里是進出神農架的必經之地。在山下,興山建立大規模的昭君文化體驗中心,為游客提供“吃、住、游、購、娛”等中轉集散服務,預計年接待上百萬人次。
筑牢昭君旅游陣地,興山不遺余力:老縣城所在地高陽鎮更名昭君鎮,保留鎮內昭君臺、上馬墩、下馬墩、小禮溪等昭君傳說地名;新縣城建立昭君廣場、永安路、昭君路;在高速出口、水上公路、文化廣場等節點,立昭君像,篆刻漢代文化符號;投入12.3億元,在榛子鄉和黃糧鎮建一個升級版“蘇馬蕩”;投入2800萬元,改造升級“昭君別院”。
品咂昭君故里的味道
興山缺茶。被神農架、夷陵、五峰等產茶強地包圍,上世紀90年代,興山茶產業幾近凋零。
一個偶然機會,茶販王輝軍聽說,高橋鄉龍潭村有顆奇特的古茶樹,葉子發白。王輝軍去采了茶葉,送到中國茶葉研究所檢測,結果令人震驚:茶葉氨基酸含量是普通綠茶的4倍,這樣的古茶樹,全國只發現了兩棵。
當地傳說,昭君兒時常病,就是喝了這種“白茶”,不僅身體健康,姿容也越發姣好。
王輝軍抓住商機,對老茶樹進行人工繁育,十年間多次失敗,終于在2008年成功,取名“昭君白茶”,在峽口鎮普安村試種,實行公司化運作。如今,白茶已推廣到7000畝。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黃友誼介紹,白化返綠是昭君白茶的特殊生理機制。早春15度到22度間,幼嫩芽葉失綠呈玉白色;可摘時間短,且只要一葉一芽;只能施農家肥,出葉少。
物以稀為貴。昭君白茶先后獲得“國飲杯”特等獎、“中茶杯”“中綠杯”一等獎,被俄羅斯恰克圖國家博物館收藏。一斤白茶賣到千元,是普通綠茶的多倍,仍供不應求。
泡一杯昭君白茶,香味濃郁、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略甜,讓人慨嘆:“這是美人故里才有的味道!”
如今,游客來到興山,放眼四望,“昭君”無處不在:
昭君山莊、明妃家具等企業主打昭君品牌;除了白茶,還有昭君眉豆、昭君故里白酒、昭君薄殼核桃等農特產品;女性游客則會被昭君雙面繡、昭君妝奩、昭君折扇、昭君茶具等深深吸引。
深挖“和文化”的世界價值
“小燕子都能吸引那么多觀眾,我們的昭君為什么不可以?”
說這話的人,是興山文聯主席張學元。他介紹,在封建時代,昭君是個具有悲劇色彩的人物,直到新中國成立后,才被上升到文化交融、民族團結的高度,有了“昭君自有千秋在”的美譽。
旅游離不開深厚的文化支撐。張學元認為,昭君文化的核心價值是“和文化”,這與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理念非常契合。“王昭君是世界性的文化符號。”
目前,興山旅游“旺季過旺、淡季很淡”。興山旅游局局長錢瑜分析,興山面臨的難點,是怎樣將文化底蘊轉化為旅游產品,讓“高大上”走進百姓家。
錢瑜認為,普通游客的興奮點無外乎兩點:昭君為何那么美?興山為何能養育出昭君?要變遠為近、變古為今、刪繁就簡。
宜昌將“屈原昭君故里、世界水電名城”確立為城市旅游主題形象,成立昭君文化促進會。張學元說:“是促進會而非研究會,在學術研究基礎上,增設交流傳播、產業發展、文藝創作三個分會,是為了讓昭君文化落地‘變現’。”
一批好點子已開花結果:宜昌聯合內蒙古,將昭君和親路打造成國家精品旅游線路,深挖沿線旅游資源,娘家婆家文化碰撞;昭君小名“皓月”,興山將農歷8月15日設為昭君紀念日,開展“中秋月圓憶昭君”活動;香溪有種乳白透明的桃花魚,據傳是昭君思鄉眼淚所化,便借此寓意開展“桃花朵朵送昭君”活動。這些活動好看又好賣,吸引了大量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