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唐曉安、通訊員王青、陳陽)1月25日,武漢市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武漢調查隊,聯合發布2018年武漢市經濟運行情況:據初步核算,2018年,武漢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847.29億元,比上年增長8.0%,增速高出全國1.4個百分點,高出全省0.2個百分點。
通報稱,在錯綜復雜的國際大環境下,武漢市以第一力度抓第一要務,交出了一份好于預期“成績單”,實現全年經濟“高開穩走”態勢。
從增長看,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全面增長。2018年,武漢市第一產業增加值362.00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6377.75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8107.54億元,增長10.1%;三次產業比重為2.4∶43.0∶54.6。武漢市GDP已連續5個季度實現8%以上增幅,增幅已連續5個季度領跑全省,GDP占全省比重達到37.7%,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
從結構看,各種發展新動能加速集聚。2018年,武漢市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比第二產業高出34.3個百分點,比上年提高7.6個百分點。2018年,武漢市7個區(武漢開發區、東湖高新區、江漢區、武昌區、江岸區、漢陽區、洪山區)GDP超過千億,經濟總量之和占全市62.2%;6個行業(工業、建筑業、批零業、金融業、營利性服務業、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均過千億元,占全市83.9%。
數據顯示,2018年,武漢市億元以上投資項目(不含房地產開發)達1603個,增加147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43.90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實現進出口總額2146.00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實際利用外資109.27億美元,增長13.3%;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2900.24億元,比上年增長9.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40000元,達42133元,比上年增長9.0%。
從數據中,看武漢2018亮麗“成績單”
1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唐曉安 通訊員 王青 陳陽
兩年同為8%增長內涵不一樣
1月25日,武漢市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武漢調查隊,聯合發布2018年武漢市經濟運行情況顯示,2018年武漢市GDP增長8%,增幅和2017年相同。
武漢市統計局總統計師應小莉在回答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提問時說,雖同為8%,但2018年和上年增長內涵不同。
從發展背景上看,2018年,國際金融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全球投資大幅下滑、全球貿易保護及摩擦盛行。從國內看,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從武漢市看,武漢市正處于轉型升級的攻堅階段,矛盾、挑戰、困難交織,下行壓力加大。在如此錯綜復雜的大環境下,武漢市GDP增長8%,交出了一份好于預期的“成績單”,實現了全年經濟“高開穩走”態勢,很不容易,來之不易。
從增長動能上看,2017年,武漢經濟增長主要靠工業和第三產業;2018年,武漢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大。
結構不斷優化第三產業增速貢獻率高
數據顯示,2018年,武漢市三次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為2.4%、43.0%和54.6%。
與2017年相比,武漢市第三產業比重提高1.3個百分點。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看,2018年,三次產業的貢獻率分別為1.1%、32.3%和66.6%,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比第二產業高34.3個百分點。
應小莉介紹,2018年,武漢市服務業增長繼續快于第二產業4.4個百分點。服務業占GDP比重達54.6%,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1至11月,規模以上服務業中旅游服務業增長23.6%,體育服務業增長21.2%,生產性服務業增長21.2%,科技服務業增長20.1%,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服務業快3.7、1.3、1.3和0.2個百分點。
需求結構調整優化。投資結構不斷改善,2018年,武漢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含服務業)投資比上年增長24.3%,高全市平均增速13.7個百分點;占全市總投資的比重為28.1%,提高3.1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增長2.6倍。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56.5%,高工業投資44.4個百分點。工業技改投資增長28.9%,其中,能源及環保、信息技術制造和裝備制造業技改投資分別增長2.39倍、1.37倍和39.5%。
新動能集聚新產業加速成長
2018年,武漢著力加快建設存儲器、航天產業、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四個國家新基地,著力打造光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三新”經濟蓬勃發展。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武漢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萬億,比上年增長16.1%,加快1.1個百分點。全社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突破3000億元,占GDP比重20.6%。
2018年,武漢市限上無店鋪業態實現零售額增長34.4%,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9個百分點。限上住餐業通過互聯網實現的餐飲收入增長3.6倍。新技術加快轉化。2018年,武漢市技術市場合同成交額710億元,增長17.7%。發明專利申請量28500件、授權量9717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33.1件,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
2018年,武漢市新引進外籍外地院士45名、高層次人才281名,吸引40.6萬名大學畢業生留漢創業就業,全市新增上市公司9家,新增科技“小巨人”企業1237戶、瞪羚企業500戶,獨角獸企業達到5戶。
2018年,武漢市新登記市場主體19.12萬戶,增長5.2%。平均每天新增市場主體524戶。截至2018年底,武漢市擁有各類市場主體118.37萬戶,增長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