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號日是節后上班第一天,湖北省經信廳對節日期間全省工業企業加班生產和節后開工安排進行調度。從調度情況來看,全省工業企業加班生產和節后復工安排總體平穩有序,大批連續作業企業、節令產品生產企業和一批訂單充裕的企業春節加班“不打烊”,多數工業企業合理安排放假和設備檢修,節后陸續開工復產,開足馬力沖刺“開門紅”。
人勤春來早,拼字要當先。春節期間,冶金、石化、建材等大批連續作業企業正常運行,按照訂單組織生產保進度。武鋼春節期間日均生產鋼材3.9萬噸,武漢亞東水泥春節期間組織30%的員工加班,日均生產水泥熟料5300噸。襄陽市11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春節期間堅持生產,在崗職工人數達到3.43萬人,比去年多4729人,累計實現產值17億元,同比增長12.5%。宜昌市宜化、興發、三寧化工等111家規模工業企業春節期間堅持生產,加班企業比去年同期增加27家,春節期間全市完成工業總產值約35億元,同比增長15%。
省經信廳經濟運行處副處長李堯說,這說明湖北此前啟動的沿江化工企業關閉改造搬遷或轉產行動初見成效:“宜昌從2017年底啟動沿江化工企業搬遷,導致化工企業加班數量和產值這一塊,2018年(春節)和2017年比有所回落,今年可能是恢復性的調整,去產能和化工企業搬遷之后的恢復和調整。”
春節期間,生產節令性產品的消費類企業搶抓節日市場擴大產銷。光明乳業每天組織400多人加班生產,日均生產乳制品171.43噸,同比增長17%。周黑鴨每天組織一半以上員工加班,日均產量同比增長4.5%。部分訂單充裕的企業春節加班生產,確保合同按期交貨。華星光電春節假期保持生產線正常運行,平均每天組織約35%的員工加班生產。長飛公司春節期間每天安排近四成員工加班,日均生產光纖光纜23萬芯公里。受去年汽車行業迎來28年來首次產銷量負增長等因素影響,武漢市規模以上工業春節加班企業降至49戶,比去年同期減少5戶。
李堯分析認為,行業分化加劇,對工業企業春節加班和節后復產造成了一定影響,“汽車行業回落,對整車企業和汽車零部件企業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我們判斷今年汽車行業今年仍然比較低迷。電子行業去年有20%以上的增長,這一塊的帶動還是比較強,從調度情況來看態勢比較好。”
春節期間,全省多數重點企業積極進行設備檢修,提前做好復產準備,目前大批企業已經陸續復工生產。李堯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大調度力度,加強協調服務,督導企業開工復產:“從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重點區域都有專門的調度,力促一季度工業開門紅。”
(湖北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 楊曉 通訊員 周開斌 責任編輯 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