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李劍軍、通訊員趙海濤)2月19日,省政府辦公廳通報2018年度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及重點建設項目目標考核情況,武漢市、襄陽市、十堰市、仙桃市、荊門市等5市和武漢市東西湖區等20個縣市區被評為“全省投資和項目建設突出貢獻單位”,宜昌市、孝感市、咸寧市、隨州市、恩施州、天門市、荊州市、黃岡市8個市州和宜昌市夷陵區等20個縣市區獲評“全省投資和項目建設貢獻單位”。
據了解,此次考核的內容,主要包括各市州和縣市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兩庫”(項目儲備庫和在建庫)建設情況、民間投資增速(僅考核市州)、省級重大項目建設情況(僅考核市州)等,最后根據綜合量化得分排名。
據透露,這些上榜地區將獲得省政府總計5000萬元的獎金,其中武漢市等5個突出貢獻單位按考核排名,分獲340萬元至300萬元不等,宜昌等8個貢獻單位分獲240萬元至160萬元不等。獲突出貢獻單位的20個縣市區各獎勵50萬元,獲貢獻單位的20個縣市區各獎40萬元。
2018年,我省圍繞項目儲備庫、建設庫、達效庫,推動一批重大項目落地實施,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5.1個百分點,居全國第6位。武漢市近兩年項目簽約總金額、實際到位資金均保持在2萬億元、8000億元以上。2018年,仙桃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9%,增幅居全省首位。
今年,我省計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5%左右。據介紹,圍繞“一芯兩帶三區”區域和產業發展戰略布局,我省已精心謀劃1171個引領性強、成長性好、投資10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列入《全省2019-2020年重大推進項目清單》,總投資約4.26萬億元,其中今年新開工項目311個,總投資1.12萬億元,華星光電T4、京東方10.5代線、天馬柔性屏以及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漢十高鐵等一大批重大項目正在加速推進,已形成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環,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