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日均新設企業超1.8萬戶,市場主體總量超1億戶
稅收“-”、研發“+”、創新“x”的背后
日前,華工科技拿下國內首個5G光模塊訂單的消息引發了業內的關注。在近期大熱的5G領域,該公司更是進入國際數據市場,今年將推出400G全系列光模塊、25G光芯片,一改高端芯片被國外壟斷的局面。
“公司堅持把年銷售額的6%用來做研發,投入越多獲得的稅收優惠就越大?!比A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新強表示,國家減稅政策是企業創新驅動的保障。
2018年是減稅紅利在科技創新領域深度釋放的一年。2018年全年,稅務部門共為企業和個人減稅降費約1.3萬億元,用稅收的“減法”換來了研發投入的“加法”和創新活力的“乘法”。
普惠減稅 企業輕裝上陣
除了華工科技這樣的企業,支持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同樣給力成長型的小微企業,為“雙創”小微企業營造了更加良好的市場環境。
“機器人的技術研發投入大、周期長,稅收優惠為我們加大研發注入了后勁。”科沃斯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稅務經理周楊華說,企業成長的秘訣在于一心搞研發。2018年,企業投入1.5億元用于研發,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一項優惠就達到1700余萬元。
中小企業是“雙創”的主力軍,但中小企業經營風險更高,融資渠道相對狹窄,資金有限,創新、研發往往缺乏連續性。因此,有必要對中小企業給予更大的稅收優惠力度,進一步點燃中小企業的創新熱情。
隨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升至75%并擴大到所有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彌補年限由5年延長至10年等政策的出臺,位于西部地區的甘肅成紀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嘗到了創新的甜頭。
“我們是高新技術企業,2018年前三季度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減免2292萬元,可以說是明顯受益?!惫究偨浝砝顕舱f。
減稅降負,在煥發企業經營活力的同時,也提高了資本回報率。國家在創新領域推出的減稅政策不僅體現了對研發活動的支持,也覆蓋到了創業鏈的最前端。
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投向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按投資額70%抵扣應納稅所得額政策推廣到全國范圍實施,形成了普惠性稅收優惠。
已經投資了80多家初創科技型企業的合肥市創新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就得到了這個實實在在的減稅“大禮包”?!斑@意味著我們可以大膽拿出更多資金,支持當地初創科技型企業發展?!惫矩攧战浝硗舯榻B,該公司不少投資項目已滿兩年,可以按照投資額的70%抵扣個人合伙人分得的經營所得,累計可減稅875萬元。
隨著國家“雙創”升級版的深入推進,2018年,全國日均新設企業超過1.8萬戶,市場主體總量超過1億戶。
新經濟、新動能、新產業實現快速成長
“階段性地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升至75%并擴大到所有企業,相當于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與企業共同負擔創新和研發過程中的風險,降低研發投入成本?!眹叶悇湛偩侄愂湛茖W研究所所長李萬甫說,減稅能夠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科技創新,從而增加技術創新的供給。
創新是引領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為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國家對支持創新創業的稅收政策進行了頂層設計。
2018年4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了7項減稅措施,其中有5項與鼓勵科技創新直接相關:擴大固定資產一次性稅前扣除范圍、境外研發費用允許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延長虧損彌補期限、創投和天使投資抵免覆蓋全國。
2018年9月20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科技部聯合發出通知,規定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減稅政策的密集實施,令“創業圈”里的企業家們備受鼓舞。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在與稅務部門座談時說:“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實,大大增強了格力電器的市場競爭力,為企業創新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一項項減稅政策落地,激發了我們民營企業家實業報國、戰勝困難的信心?!焙嗤瘓F董事局主席崔根良表示,下一步,企業將聚焦光通信科技前沿,將業務拓展到全球海洋光纖網、物聯網應用、半導體材料等領域,實現從全球并跑向領跑躍升。
政策的全面、精準、持續、同向發力,帶動形成我國企業創新發展加力提速、新動能積聚壯大的良好勢頭。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18%,比上年提高0.03個百分點,科技進步貢獻率預計提高到58.5%,研發投入和科技實力穩步提升。新經濟、新動能、新產業實現快速成長。
郝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