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汪彤、通訊員王登府、楊威)養蟲、種樹,正在成為山區農民增收的新渠道。3月30日,由中國林科院和湖北省林業局主辦的2019中國資源昆蟲暨五倍子產業發展論壇在五峰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資源昆蟲和五倍子產業的專家和企業家就當前五倍子種植和加工技術、產品應用,開展學術交流,共商發展對策。
據悉,資源昆蟲產業,尤其是五倍子產業,是極具發展前景的生態產業。我國是世界上利用資源昆蟲種類最多、歷史最長的國家,許多資源昆蟲經培育和利用已形成了產業,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隨著環境保護和健康意識的增強, 資源昆蟲產品的純天然特性, 以及對環境的保護作用將會愈來愈受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和重視。
五倍子是重要的資源昆蟲產物之一,即五倍子蚜蟲寄生在鹽膚木等漆樹科植物上,刺激葉片組織增生而形成的蟲癭。五倍子中含有一種叫單寧酸的物質,經提純、合成等方法,可制成近百種精細化工產品,廣泛應用在醫藥、化工、染料、食品、感光材料及微電子工業。倍子樹又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樹種。發展五倍子產業不僅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增加林農收入,助力脫貧,而且有利于當地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我省大部分縣市都有產倍記錄,主要集中在恩施、宜昌和十堰市的竹山、竹溪、房縣等地。
近年來,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惠農強農政策,為特色資源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資源昆蟲和五倍子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以五峰為例。該縣圍繞建設“全國五倍子第一縣”目標,加大五倍子基地建設,發展人工倍林約6.2萬畝,并與中國林科院資源昆蟲研究所、湖北省林科院等國內領先科研團隊合作,在苔蘚種植、蚜蟲繁育、蚜蟲放飛、倍林間作等五倍子豐產栽培關鍵技術研究應用中取得重大突破,在國內首創由9個基礎標準、15個生產技術標準等44個標準構成的完整五倍子種植綜合系列標準,為產業壯大發展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目前,該縣建有倍蚜蟲繁育基地2萬平方米,年產五倍子500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