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發布會現場。史軼夫 攝
中國“智造”設備實現仿真體內干細胞生理環境培養 系全球首次
中新網哈爾濱5月15日電(記者 史軼夫)15日,“干細胞3D人體仿真產業化培養設備”新產品發布會上,正式發布了“MiStem”系列干細胞培養設備。該設備在全球首次實現了仿真體內干細胞生理環境培養,并實現由傳統手工2D培養到3D智能化培養的工業化培養轉變。
近年來,中國政府對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的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發展給予了大力推動,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規范和開放干細胞臨床轉化與商業化,中國干細胞領域研究及應用已經躋身國際領先行列。

圖為發布會現場。史軼夫 攝
伴隨干細胞及免疫治療臨床轉化的放開,干細胞及免疫細胞需求量迅速增高,然而以手工培養為主的傳統細胞培養技術十分低效,存在著細胞數量與質量的雙重不足,根本無法滿足臨床的規模化應用需求,已經成為產業發展的阻礙瓶頸。
哈爾濱工業大學作為中國國內率先開展醫工融合平臺建設的高校之一,多年來一直注重與國內外高水平科研機構合作,通過理、工、醫相結合,從不同學科角度解決生命科學和醫學關鍵急需技術。
由哈爾濱工業大學與北京華牛世紀生物技術研究院歷時多年聯合開發的“干細胞3D人體仿真產業化培養設備”——“MiStem”系列干細胞培養設備,在全球首次實現了仿真體內干細胞生理環境培養,并實現由傳統手工2D培養到3D智能化培養的工業化培養轉變。
該設備在保證干細胞進體內的歸巢能力基礎上,大規模提升細胞生產數量與效率,同時大幅度降低了細胞的死亡率和突變率,細胞質量穩定性也遠高于現有技術。
該設備解決了干細胞制造產業發展的制約瓶頸,使細胞大規模應用成為現實,未來不僅能夠帶動產業上游的細胞庫建設、中游的細胞培養與制備、同時也為下游的醫療機構的精準治療、醫藥企業生物醫藥開發的產業完整鏈條帶來革命性影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