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12日電 (謝藝觀)國家統計局12日公布數據顯示,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7%,創近15個月新高,漲幅連續3個月處于“2時代”。多位專家分析認為,鮮果、豬肉等價格上漲是CPI漲幅擴大的重要因素。

CPI同比、環比漲幅走勢圖。來自國家統計局
5月CPI漲幅繼續處“2時代”
5月份CPI同比漲幅2.7%,漲幅較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繼續處“2時代”。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處長董雅秀分析,食品中,5月鮮果價格處于歷史高位,豬肉價格繼續上漲,鮮菜價格亦保持上漲態勢,雞蛋和禽肉價格上升;非食品中,教育文化和娛樂、醫療保健、居住價格有所上漲。
綜合看,多重因素推動CPI漲幅擴大。“據測算,在5月份2.7%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1.5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1.2個百分點。”董雅秀表示。
5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7.7%,漲幅比上月擴大1.6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1.48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1.6%,漲幅比上月縮小0.1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1.26個百分點。
鮮果和豬肉等推高整體物價
食品價格中,豬肉、鮮果以及蔬菜價格走高是5月份民眾熱點話題。
5月份,鮮果價格同比上漲26.7%,影響CPI上漲約0.48個百分點;豬肉價格上漲18.2%,影響CPI上漲約0.38個百分點。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日前表示,前段時期豬肉價格上漲主要是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生豬產量有所下降。
高峰說,蔬菜水果價格上漲,主要是供給減少。2018年是水果生產的“小年”,倒春寒導致陜西、山東等主產區的蘋果、梨等水果的減產。今年開春以后華東、華中等主產區持續低溫陰雨天氣,北方部分地區氣溫大幅波動,也對果蔬生產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另外,“蔬菜、水果雖正值上市期,但可能受人工、運輸、倉儲等成本增加影響,進而導致價格上漲。”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告訴記者。

圖為超市里的皇冠梨。 謝藝觀 攝
豬肉、鮮果價格會繼續上漲嗎?
物價波動關乎民生。對于豬肉和水果等價格走勢,多個部委相關負責人先后發聲明確,無需擔憂水果等價格會繼續上漲的問題。
“鮮菜、鮮果價格明顯受到極端天氣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價格的上漲同樣不會持續在一個高位。”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5月15日表示,目前生豬規模養殖比較大,生產能力能夠彌補供給的短缺和不足,實現豬肉價格平抑。
6月5日,商務部市場運行司負責人表示,近期應季水果上市量逐步增加,多地水果價格普遍顯著回落。以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為例,6月4日紅燈櫻桃、京欣西瓜、妃子笑荔枝平均批發價格分別為每公斤23元、2.6元和16元,較5月初價格分別回落48.9%、46.9%和42.4%。
記者走訪北京多家超市,發現妃子笑荔枝價格已經降到十元左右,櫻桃的價格也多在十幾元一斤。北京新發地水果批發市場的商戶告訴記者,隨著今年新蘋果、新梨的上市,價格上會有所下降。
不過海通證券分析師姜超等認為,由于目前水果價格已經上漲到2014年以來的歷史高點,就算水果價格回落,預計未來幾個月水果價格同比增速仍然不低,對食品CPI同比拉動作用也會較強。

資料圖:市民挑選新鮮蔬菜。 孫睿 攝
CPI某月漲幅可能會超3%嗎?
3%是CPI同比平均漲幅控制目標。5月漲幅達到2.7%后,接下來會不會出現漲幅超3%情況,頗受關注。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指出,受5月定向降準等因素影響,CPI漲幅或繼續擴大,預計將持續到9月底。
據商務部監測,6月3日-6月9日,30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比前一周下降2.1%,水產品批發價格總體回落,禽產品批發價格不同程度回落。肉類批發價格則有所上漲,其中豬肉價格上漲2.9%,羊肉價格上漲0.5%。
趙錫軍表示,雖然現在CPI同比漲幅還處于3%的控制范圍內,但由于外部環境變化較大,可能會加大部分消費品的成本,進而傳導到產品價格端,帶動CPI漲幅擴大。
多家機構研究報告認為,今年某個月的CPI同比漲幅有出現達到3%的可能。
“全年物價保持在2%上下這樣比較溫和上漲的區間。”國家統計局發言人劉愛華表示,不管是從食品還是從工業消費品、服務來看,未來CPI不會出現大幅上漲的局面,物價平穩有堅實的基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