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消息 記者張揚 通訊員楊保華
“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110。”110作為一個緊急情況下的救援“代碼”早已深入人心。
當前,公安110被賦予更多的實戰職能,成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龍頭、服務救助群眾的窗口、密切警民關系的橋梁。在全國第33個“110宣傳日”前夕,記者走進湖北各級公安機關指揮中心,實地感受新時代公安110特點,見證110在維護穩定、打擊犯罪、公正執法、便民利民等方面作用。
可視化指揮調度 警力10分鐘到現場
1月4日晚,黃石市黃石港區藍鉆KTV天橋下,一名出租車司機遭人毆打。23時24分,路過群眾向黃石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報了警。
指揮中心立即調度勝陽港派出所民警前往處置。23時27分,指揮中心可視化平臺顯示派出所警車進入事發交通路。視頻巡查員調出現場視頻,追蹤肇事打架的嫌疑人。
23時31分,派出所5名警力到達現場。指揮中心通過對講機告知出警民警嫌疑人去向,民警循跡追趕。23時35分,視頻巡查員發現嫌疑人逃往某酒店,再次將情況通報出警民警。
最終,通過指揮中心精準調度,民警僅用13分鐘就抓獲一名嫌疑人。
“110指揮調度每快一分鐘,就有可能及時制止一次重大安全隱患事故,更有可能救回一條條生命。”湖北省公安廳指揮中心負責人梁軍介紹,110指揮中心承擔全省應急聯動指揮、重大突發事件處置、防恐維穩、社會面治安防控、群眾求助等職責,需要高度統一、指揮靈敏、反應快速、技術設備先進的公安指揮系統保證正常運轉。
在推進公安警務體制改革進程中,湖北省公安廳自主研發扁平化指揮調度系統,全省110萬個社會治安視頻監控探頭接入各級公安機關110指揮中心,82個110報警服務臺全部實現信息智能可視化。
“您好,這里是省公安廳指揮中心。”“請問您的具體位置是……”“請保持電話暢通,民警馬上趕到。”1月7日,在湖北省公安廳110指揮中心,接警員的聲音此起彼伏。
接警員對面巨大的電子顯示屏上,全省重要部位的監控探頭不斷傳回實時畫面,守護公共安全。
為提高快速反應和打擊處置能力,湖北各地公安機關在人員密集區域設置警務綜合服務站、特警駐勤點,24小時駐扎值守,有警接警、無警巡邏。
梁軍指著大屏幕上的畫面介紹,一旦發生警情,110指揮中心直接就近指揮民警出警。通過垂直指揮,實現重點部位警力5分鐘到場、城區10分鐘到場處置,真正做到指揮調度“看得見、聽得到、指揮得了”。
2018年,湖北公安機關110報警服務臺共接報警823萬余次,出動警力391.4萬人次,破案4.6萬起,救助群眾77.8萬人。
接處警跟蹤監測,民警執法行之有據
武漢市公安局江漢分局交通大隊指揮中心里,大屏幕上的110警規應用頁面不斷跳動變化著,轄區民警執法活動一一反映到這里。值班長殷俊盯著屏幕,查看執法有無異常。
殷俊介紹,出警民警配備第三代警務通“超警APP”接收警情。只要民警用“超警APP”執法,當事民警的頭像就躍至第一位,點擊它,屏幕馬上顯示這位民警的執法類型、時間、地點。
“每一名民警在什么時間、什么區域執勤,主要從事什么類型的執法都是記錄在冊的。”殷俊說,一旦民警移動執法終端出現數據異常、關鍵信息缺失和超時上傳信息等情況,警規平臺會馬上預警提示,將情況推送給督察部門和責任領導。
2018年10月,武漢一輔警在查處違法停車時,多次因車主請求而擅自終止程序。警規平臺根據執法記錄儀中音視頻記錄比對,證實其確實存在違規行為。該輔警被解除了勞動合同。
110數據警規的推廣,讓民警處警執法規范提示越來越多,隨意動作越來越少。試行后,武漢市公安局江漢分局110接處警不滿意率下降35%。
110接處警是公安執法工作的源頭。處警是否規范,關系到群眾對公安工作是否滿意。湖北省公安廳下發《湖北省公安機關常見警情現場執法規范(試行)》,對常見接處警警情進行規范指導。
每日上午、下午,省公安廳指揮中心各隨機進行一次網絡巡查,緊盯重點防控單位的治安狀況,抽查110接處警處置是否規范。每半年,組織全省接處警工作交叉大檢查,倒逼執法規范。
各地相繼推出了規范接處警指導措施。黃石市公安局對重大警情實施出警跟進、視頻跟進、事態跟進、處警跟進,總結出“110四跟進工作法”,利用可視化平臺和警車GPS定位信息,督促民警和轄區帶班所隊長迅速到場;通過視頻監控系統和警車車載視頻,監控案發現場處置過程,同步收集證據資料,使警情得到及時、規范處置。
荊門市公安局創新研發出湖北省首位機器人接警員“小白”。報案人向“小白”報案后,報案人的語音和圖像都會及時傳送后臺存檔,再反饋到各地出警處置。
非警務警情占比高,群眾要依法使用110
“喂!110嗎?我家的門打不開了……”“我衣服被風吹到對面陽臺上了。”“我的車被其他車堵住了,需要移車。”類似報警,都不是公安110負責的范疇。
2018年,湖北公安機關110報警服務臺接聽非警務類警情579.3萬起,占總警情的70.1%。其中,黃石一男子一年內28次撥打110報假警。另有一男子醉酒后,一晚上連續200多次撥打110。
事實上,公安的警力資源非常緊張。湖北省平均每天110電話呼入量達到2.3萬個左右,各級公安機關指揮中心平均每2分鐘就有一起110報警電話,每5分鐘就會調度一起有效警情。亂報警、報假警等行為,會因長時間占用公共資源導致真正需要報警求助的電話無法打入,延誤警情處理。
惡意騷擾110報警電話是違法行為。2018年,湖北公安機關共處理34名長期多次惡意撥打、報復撥打110的人員。
宜昌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副科長劉濤表示,110是群眾在遭遇緊急情況時的“生命線”,是極為寶貴的公共安全資源,廣大群眾一定要珍惜110使用率,正確撥打110。
據介紹,公安機關110報警服務臺受理的范圍主要有:緊急報警類,包括恐怖襲擊類警情,刑事類警情,治安類警情,群體性事件,火災、交通等治安災害事故,其他需要公安機關處置的與違法犯罪有關的報警。緊急求助類,包括發生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險情,危及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需要公安機關緊急處置的;發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如溺水、墜樓、自殺等,需要公安機關立即救助的;老人、兒童以及智障人員、精神疾病患者等在確定區域內走失,需要公安機關幫助查找的;涉及水、電、氣、熱等公共設施出現險情,威脅公共安全、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需要公安機關先期緊急處置的。受理投訴類,包括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正在發生的違反法律、法規和人民警察各項紀律規定的行為。
湖北各地公安機關普遍建立110社會聯動機制,依靠政府“12345”熱線,主動聯系本級政府,推動出臺了110聯動規范性文件,加快推進了聯動平臺建設。政府職能部門,水、電、油、氣、旅游、醫療等企事業單位共同參與,簽訂聯動協議。公安機關與相關部門、聯動單位無縫對接、及時流轉信息,確保非警務求助事項得到妥善解決。
目前,湖北省82個報警臺全部建成了公安部要求的110社會聯動機制。2018年有效分流警情127.3萬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