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孫婷婷通訊員劉誠睿)長期未登錄外賣網店,賬上的余額莫名消失,經營奶茶店的潘女士遇到這樣一件怪事。原來,是該外賣網絡平臺“內鬼”作案,將錢轉給自己并揮霍一空。昨日記者獲悉,檢察機關以盜竊罪起訴作案男子李某,經法院審理,李某獲拘役5個月并處罰金2000元。
潘女士曾在洪山區經營一家奶茶店,為拓寬銷售渠道,在某網絡平臺開通了外賣服務。2017年6月,店鋪拆遷停止營業。2017年12月,潘女士收到一條短信,顯示自己的奶茶店在外賣平臺上的余額8000余元被轉出。
該平臺賬戶長期未登錄,余額怎么會突然被轉出?潘女士與該平臺客服人員聯系,對方查詢后表示,有人偽造營業執照更改了賬戶信息,轉走了余額。潘女士立即報警。
經調查,原來是該外賣平臺“內鬼”作的案。2018年9月,犯罪嫌疑人李某被公安機關抓獲。
據查,今年26歲的李某于2016年入職某網絡公司,負責公司旗下外賣平臺的店鋪管理工作。2017年11月,李某排查店鋪經營狀態時發現,潘女士的奶茶店鋪6個月沒有營業記錄,屬于“僵尸”店鋪,而賬號余額還有8000余元。
根據平臺的規則及和商戶的協定,長期未經營的店鋪,會被要求下線,李某應及時通知經營者,問清楚具體情況。然而,李某對這8000余元動起了歪心思。由于公司內部人員不能申請店鋪,李某騙取好友的身份證、銀行卡,并在外購買偽造的營業執照,更改了奶茶店的認證信息、綁定的銀行卡,將余額全部轉出揮霍一空。
2018年11月,檢察機關以盜竊罪起訴李某。因李某具有自愿認罪認罰情節,積極賠償潘女士損失,取得諒解。經法院一審,判處李某拘役5個月,并處罰金2000元。
檢察官提醒,互聯網經濟時代,很多商家通過第三方網絡平臺進行結算。若營業款在平臺上沉淀過久,存在財產安全隱患,應及時妥善處置這些錢款,以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