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報4月4日訊(記者劉利鵬 通訊員彭棟)今日,記者從湖北省公安廳新聞發布會獲悉,2018年湖北省警方共偵破污染環境、非法采砂、非法捕撈、非法狩獵等環境犯罪案件83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256名,查獲非法捕獵的野生動物16123只。
去年,湖北省警方始終保持高壓態勢,依法嚴厲打擊破壞環境生態資源犯罪,全面推行河湖警長制,由省市縣公安廳局長和派出所長擔任河湖警長,定期排查摸排案件線索、及時處置治安突出問題。
為斷鏈破傘、打深打透,湖北省公安廳部署開展了以環境領域為重點的打擊黑惡勢力、磚砂石霸專項行動, 2018年以來,全省共打掉環境領域涉黑涉惡團伙115個,向紀檢監察機關移送公職人員違法違紀線索30余條。
同時,湖北省公安廳還先后會同水利、農業、交通等部門對長江流域非法采砂、非法排污、非法捕撈和非法獵殺野生保護動物等犯罪保持不分時段、不限流域、綜合執法、露頭就打的高壓態勢。2018年,全省共打掉非法盜采團伙140個,扣押、拆解“三無”船舶150余艘。省水利廳相關人士在新聞發布會上通報,全年強制遣返外省采砂船176艘,經過持續的高壓嚴打和綜合整治,長江干流采砂船舶聚集偷采現象基本絕跡,非法采砂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今年,湖北省警方將會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檢法機關,組織開展打擊電捕魚、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打擊非法采砂違法犯罪等專項行動,重點打擊在禁漁期、禁漁區內電捕魚,非法制造、銷售電拖網、電魚桿,非法狩獵、殺害、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非法河道采砂、毀田毀林挖砂等行為;同時深挖背后黑惡勢力、保護傘,推動長江大保護向縱深發展。
典型案例:
網上兜售胭脂魚,買家賣家都被移送起訴
在長江釣起一尾重達11斤的珍稀魚類胭脂魚,宜昌男子黎某竟將其售賣給當地市民韓某食用,兩人目前均被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
去年11月24日,宜昌市公安局夷陵區分局生態環保警察大隊接到網絡舉報稱,有網友在某微信群發布疑似出售胭脂魚信息。接警后,警方抓住微信“曬魚”這一線索仔細摸排。經過兩天連續作戰,找到發布照片的一酒店廚師譚某,并在譚某手機中提取胭脂魚的相關照片、視頻。經過專業機構鑒定,該魚確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胭脂魚,生長于中國長江水系、卵生動物,由于人為濫捕導致數量下降,在水族箱環境中還沒有過成功的繁育,是中國特有的淡水珍稀物種。
原來,當年11月19日,犯罪嫌疑人黎某在夷陵區三斗坪鎮長江段釣獲胭脂魚一條,并將該胭脂魚寄養在“望江活魚館”魚缸中。經三斗坪鎮東岳廟村民楊某介紹,犯罪嫌疑人韓某委托朋友于20日將該胭脂魚購買,并支付人民幣300元。當天下午,韓某在其家中將胭脂魚宰殺、烹任食用。黎某、韓某當即被刑事拘留。目前、該案已移送夷陵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涉案1億余元,荊州非法采礦案已被列為部督案件
目前長江流域“涉案區域最廣、涉案船只最多、涉案人員最多、涉案資金最多、保護傘線索最多”的非法采礦案件,經荊州警方6個多月的調查取證,目前已成功破獲。
2017年6月以來,以荊州區彌市鎮人陳某甲、陳某乙為首的團伙,伙同荊州、潛江、常德等地多個團伙,利用挖砂船在長江荊州段、漢江宜城段水域盜采砂石,通過將砂石賣給張某某、李某某等人牟取利潤。而張某某、李某某等人再將砂石銷往沿江省市賺取差價。
據介紹,該團伙作案區域橫跨湖北、湖南、四川和重慶,共計涉及18個地市。去年5月荊州警方獲取該案線索后,通過為期6個多月艱難的調查取證工作,于去年11月19日成功收網,當場抓獲犯罪嫌疑人12名。
截至目前,已查明涉案船只147艘、待查涉案船只220艘,查明盜采砂石110萬噸、涉案資金1億余元。涉案人員700余人,已查實69人,其中抓獲54人,15人負案在逃。該案已有8人移送起訴、8條“保護傘”線索向紀委移交,是長江流域“涉案區域最廣、涉案船只最多、涉案人員最多、涉案資金最多、保護傘線索最多”的非法采礦案件,已上報公安部列為部督案件。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