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效果圖
楚天都市報4月12日訊(記者揭明玥 通訊員張利 呂淑倩)厭倦了鋼筋水泥的桎梏和城市的喧囂后,很多人心里都有一個“田園夢”。今天,楚天都市報記者從武漢華夏理工學院獲悉,為助力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該校土木建筑工程學院開設了“美麗鄉村建筑與規劃”工作室,對接鄉鎮、村落打造“桃花源”,助力美麗鄉村建設發展。
“鄉村建設需要注入年輕力量,激發新的活力。”張城芳是該校美麗鄉村建筑與規劃工作室的負責人,她介紹,該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9月,由4名指導老師和33名城鄉規劃專業學生組成。師生共同負責修建性詳細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城市設計、城鎮總體規劃、美麗鄉村規劃、鄉村旅游規劃等科研項目,將高校專業設計優勢參與到一線建設中。
“每個項目都要進行實踐基地考察和現狀解讀。”談到第一個項目——武漢江夏五里界李家店村概念性旅游規劃項目時,該校城鄉規劃1161班的劉雄回憶,“美麗鄉村”不是一句空口號,他很慶幸自己能加入到這個隊伍中。去村子時在修路,村支書專門騎三輪車來接大家。考察期間,村民們也一直圍在工作室成員身邊,忙前忙后。
經過村民和工作室成員的努力。如今,李家店村的油菜花花海金浪翻滾,已成為大家最喜愛的賞花點之一,不少游客紛紛在朋友圈發賞花圖打卡刷屏。
“鄉村之美,不在于一時,而在于可持續發展。”工作室指導老師徐亞琪說,規劃中因地制宜,以科學規劃為先導,堅持和諧、綠色、自然,注重保持農村原生態風貌,關注文化傳承彰顯人文淳美,打造“一村一品”。
荊州市江陵縣白馬寺鎮同蘭村,是為該工作室的代表項目之一。參與學生劉雄說,經深入走訪后,他們最終決定根據同蘭村水系發達、水資源豐富的特點,借鄉村旅游之勢深度挖掘“漁文化”內涵,將水產養殖業與旅游業相融合,帶動村民脫貧致富。如今,整個村子干凈整潔,小巷間水路縱橫,粉墻灰瓦的民居建筑鱗次櫛比,繞村水系、橋梁、農田等布局靈活,展現出一幅柔美的水鄉風情畫卷。

學生正在制作美麗鄉村效果圖
“做完一個項目時的成就感簡直爆棚!”城鄉規劃1161班的徐瑾回憶,為了提高設計方案的合理度,工作室成員們常會為道路的顏色、行道樹的疏密程度爭論得熱火朝天;出方案的關鍵時期,成員們常常連續一周吃住都在工作室;通宵達旦查資料、改文案更是家常便飯。
近四年里,該工作室先后完成通城縣13個美麗鄉村規劃、1個鎮總體規劃、湖南省道縣5個村莊規劃、江夏李家店村旅游概念性規劃、荊州市5個村村莊規劃、寧波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城市設計、蘄春縣管窯鎮修建性詳細規劃、蔡甸官塘村全域旅游規劃等項目,總計項目金額約105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