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融媒體記者走進湖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許文秀 通訊員童洪川 大學生記者李響)一所高職院校,培育出12萬余名“交通人才”,被譽為“交通人才的搖籃”,這其中究竟有著何種教育模式?5月8日下午,“高質前行 高職榜樣——全國主流融媒體湖北特色高職行”走進湖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湖北交院)。40 余家主流媒體記者探秘“交通人才”培養過程。
80%以上學生實習即就業,交通人才由此走出

湖北交院招生與就業處處長翟絹
“我們的校外實習就業基地有230個,雙掛牌單位31個,涵蓋了學校近70%的專業,我們80%的學生在實習期就實現了就業。”湖北交院招生與就業處處長翟絹介紹。
據悉,湖北交院由湖北省交通運輸廳主辦,學校的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53年。作為“交通人才的搖籃”,學校深度對接、服務“鐵、水、公、空、郵”的人才需求。

湖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校長陳方曄
“我們學院平均每年800多名學生,每到畢業季基本都被定完了,我們人才培養同樣做的非常扎實,同時我們也定期請畢業生陳剛毅回校看望學弟學妹。”公路與軌道學院程海潛講道,該學院有著60多年的辦學歷史,擁有著協同創業中心、研發中心等平臺,與企業深度合作,在學院發展的同時,系統打造了一支能上講臺、能下工地的“雙師”結構教師隊伍,正、副教授達30余人。
除此之外,湖北交院校長陳方曄介紹,學校就業率多年穩定在98%,同時還是全國首批定向培養士官的院校,已培養海、空、武警士官共1152名。
特色專業 促進人才培養

融媒體記者走進該校寶馬訂單班
“我們寶馬訂單班實現小班化教學,技術班組16人左右。”汽車與航空學院院長李建民說道。在“寶馬班”里,所有教師均須通過寶馬公司的課程、技能認證,且每年更新一次,保證教師的教學貼近寶馬汽車的技術發展。
在授課方面,學校采用寶馬公司汽車進行維修檢查,且定期更新最新型號汽車,保證學生在實訓期間接受最新的技術學習,同時在教學信息庫中,每天與寶馬公司對接大數據更新,做到信息化教學模式。

融媒體記者參觀完智能高速公路收費實訓室
“其實智能化交通和我們是息息相關的,但我們在生活中享受這些便捷服務的同時并沒有了解到背后系統的精密、復雜的操作。”在參觀完智能高速公路收費實訓室后,國際在線高鈺姍記者感觸道。她說,湖北交院這些特色專業讓我看到了城市未來的便捷交通。
緊跟時代發展 引領未來交通建設
湖北交院學校占地面積1000畝,校舍建筑面積33.177萬平方米,實習實訓設備總值8000余萬元,校內建有15個實訓基地、162個實訓室,校外建有230個實習實訓基地。
交通運輸的發展離不開一代代技能人才的努力。時代在不斷進步,湖北交院同樣隨著未來交通的發展前景不斷更新人才培養方案。
“依托科技平臺和產業平臺,培育科技創新團隊,激發科技創新動能,服務全省重大交通建設項目。”校長陳方曄說道。
“我在豐田班學到的東西都是最新的,和總公司的發展是相契合的,我相信通過在湖北交院的學習,我的未來前景一定不錯。”17級豐田班謝能自豪地說。

湖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戴光馳
湖北交院黨委書記戴光馳表示,學校將以新校區建設為契機,凸顯交通行業的辦學特色,主動適應中國交通運輸發展,產業結構升級。推動產教深度融合,實行校企協同創新,打造交通職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