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廖宇釗。 工職 供圖 徐志雄 攝
中新網長沙5月20日電 (通訊員 楊莎莎 成博湘)“能夠有機會幫到別人,我覺得這是一種特別的緣分,也讓我的人生更有意義。”5月20日,“95后”大學生廖宇釗成為了中國第8347例非血緣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他的這份義舉,將給一位白血病患者帶去生存的希望。
廖宇釗是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大三學生。大一剛進校時他便響應號召攜筆從戎,退役后又回到學校繼續學習。2017年11月27日,廖宇釗登上停在校園內的獻血車,在獻血時自愿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2019年1月,廖宇釗收到湖南省紅十字會的通知,他和一名白血病患者骨髓配對成功。在與家人充分溝通并安撫好家人的情緒后,廖宇釗配合進行了進一步配型和體檢,并最終被確定為捐獻者。“沒想到世界這么大,真的有和我配對成功的患者,我一定要幫助她。”
“造血干細胞配型成功率很低,概率從幾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不等。”湖南省紅十字會造血干細胞管理中心宣傳科負責人譚孝說,目前,通過中華骨髓庫進行造血干細胞捐獻的案例僅八千多例,廖宇釗是第8347例。“造血干細胞捐獻并不是從骨髓腔里去‘取髓’,而是從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細胞,捐獻造血干細胞和無償獻血一樣是安全的。”
當天上午,廖宇釗躺在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的病床上,細長的血液輸送管連接著他的手臂與血液分離機,由血液分離機采集、分離出來的造血干細胞呈深褐色。大約過了5個小時后,采集完成,造血干細胞由受捐者所在醫院醫生帶走,去完成接下來的“生命接力”。
“陌生人,是你的大愛之舉讓我妻子有了一次重生的機會,去孝敬父母和陪著孩子慢慢長大,給孩子們一個完整的家……我會教育我的子女向你學習,不斷傳遞正能量去回報社會……”臨行前,當地醫院醫生特意為廖宇釗讀了受捐者丈夫的來信,笑容陽光的廖宇釗此刻有些靦腆起來。“這是我應該做的,我們年輕人就應該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回報社會。”(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