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磊 通訊員 陳雅喬
“看看這葉子,多嫩!嘗嘗這果,甜!”6月10日,潛江市積玉口鎮百花村村民陳春法從菜園里摘下一把暗紅的桑葚,一口吃下。
園子里,幾十株近一米高的桑樹錯落有致,新鮮的桑葉翠綠欲滴,葉下三五成聚的桑葚飽滿殷實。他說,今年是第一年掛果,長勢一般,等明年大面積掛果,桑葚園會對外開放。
陳春法于2017年脫貧,如今不僅沒返貧,日子還越過越精彩。“脫貧后,我們跟著鄭書記種樹、養蝦……沒歇過。”“鄭書記”是潛江市審計局駐百花村第一書記鄭巍巍。2014至2017年,他帶領全村開路修渠、發展蝦稻產業,實現百花村整村脫貧出列。“村里脫貧后,我沒敢輕松,就怕有人突然掉隊。”鄭巍巍說,全村103戶379人脫貧,但返貧的隱患不少:產業輸血能力不強,家家養龍蝦,但產品卻無明顯優勢;思想有松動,有人擔心脫貧后沒政策、沒人管,心里沒底。
2017年底,鄭巍巍決心繼續扎根村里,同大伙一起摸索百花村致富路。
2018年,他隨村“兩委”班子多次考察、論證,鼓勵扶貧對象種植桑葚。在市審計局支持下,他爭取資金3萬元,購買了3000株桑葚果苗,免費發放給扶貧對象試種。
村支部書記周昌清說,首批果樹今年順利掛果,數量雖不多,但大伙兒都格外興奮,“我們已對接市場,今年就大規模種植,預計每畝可增收4000元以上。”
除了種樹,鄭巍巍和村民們探索升級現有蝦稻共作模式。2018年,他們通過走出去考察、請專家進村指導,改良種養技術,改過去一年收獲“一季蝦、一季稻”為“兩季蝦、一季稻”。
這一年,扶貧對象每畝多收約100斤成蝦,畝均收益由過去4000元增至近6000元。“過去總想混日子,現在是時間不夠用。”村民涂明榮告訴記者,脫貧后,自己仍跟著鄭巍巍一起干。去年,自家50畝蝦稻田賺了20余萬元,不僅還清多年欠債,還買了輛二手汽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