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透析患者組成的舞蹈隊
□楚天都市報記者鄭晶晶
患上尿毒癥不得不終身接受透析保命,一些患者往往郁郁寡歡覺得未來一片黯淡。為了活得更有質量,去年,20多名來自武漢市腎病康復協會的女患者自發組成舞蹈隊,放飛心情,重燃生活的希望。
她們的堅強也吸引了許多社會人士來充當義工。
一群特殊的舞者
上周日,在武漢市青少年宮附近的綠地,一群舞者穿著美麗衣裙,翩翩起舞。外人完全看不出來這是一群腎臟透析患者。她們都是武漢市腎病康復協會的成員。
61歲的龔女士是舞蹈隊中年齡最大的,也是舞蹈隊的發起人。20年前,她被查出尿毒癥,雙腎壞死,丈夫也因此與她離婚。幸運的是,在親人們的支持下,她等到了合適的配型,做了換腎手術并將女兒撫養長大。誰知3年前,她的腎再度壞死,如今靠每周3次去醫院做血液透析維持生存。“這么多年來,我不知道流了多少淚,但為了親人們,我必須堅強地活下去。”龔女士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自己兒時曾夢想當一名舞蹈家,遺憾未能圓夢。接受換腎手術后,兒時的夢想再度在心中復蘇,20年來她參加過很多社會團體,堅持練舞和演出,“既然活著,就要活好每一天。”她說。
龔女士也是武漢市腎病康復協會的成員,去年,在她的帶動和倡議下,協會的病友們開始跟著她一起跳舞,隊伍發展到20人左右,從20多歲到60多歲的都有,主要是女性,因為大家每周一到周六要進行血液透析,于是約定每周日來跳舞。
舞蹈讓她們舒暢
48歲的楊女士患有家族遺傳的高血壓,多年下來累及腎臟,從6年前開始不得不接受透析治療。“生病后我感到很自卑,自我封閉,經常呆在家里不出去。自從加入了舞蹈隊,每周出來跳一次,感覺身心都舒暢了。”
21歲的小張在舞蹈隊中年齡最小,身材嬌小的她跳起舞來輕盈動人。3年前被查出患尿毒癥、先天性獨腎,每周一、三、五需要去醫院透析。因身體情況,幼師畢業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在家里給做小生意的母親幫忙。她說,自從生病后,她感覺未來一片灰暗,老呆在家里心情越來越差,“自從認識了這群病友們后,我感覺比以前開心多了。”如今,她偶爾也會憧憬未來,希望以后能找個工作,有個愛人……
舞蹈隊的成員還積極參加公益演出。今年5月,在“2019武漢市社會組織公益演出”中,她們還獲得優秀表演獎。
不少義工提供幫助
這個特殊的舞蹈隊,還吸引了不少義工來幫忙,有的來教她們跳舞,有的為她們傳授日常保健知識。
60歲的朱玉桂就是其中一名義工,義務擔任舞蹈隊的舞蹈老師。昨日她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工作之余一直在漢陽某藝術團擔任舞蹈演員,剛開始并不了解透析患者這個群體,只因老朋友蘭馨(化名)幾年前被查出尿毒癥需要進行透析,自己才逐漸知道他們的不容易。今年4月,蘭馨找到朱玉桂,說5月舞蹈隊要參加一個公益演出,邀請朱玉桂為她們編排舞蹈。朱玉桂根據《我愛你,中國》的曲子排了一支群舞。“我來教跳舞時才發現,這群透析患者并沒有室內的活動場地,一年四季不管嚴寒還是酷暑,都是在戶外跳舞,真的很不容易。”她說,排舞那天天氣不好,大家是在武漢市青少年宮附近的地下通道里排練的。“十幾位舞者堅持排練了一天,累了就坐在自帶的小板凳上歇一歇……這讓我很感動。”后來該舞蹈獲得多方稱贊,朱玉桂此后也成了該舞蹈隊的老師和領舞。
作為武漢市腎病康復協會的健康顧問,曾在一家公立三甲醫院腎內科工作了一輩子的退休護士長姜南,也非常關心這群舞蹈隊友們,時常來宣傳一些健康護理知識,提醒她們在長期透析后可能會出現腎性骨病,跳舞時要量力而行,動作要盡可能輕柔一點。
她告訴記者,腎透析患者在面臨經濟壓力的同時,心理健康更是值得關注,許多人因自卑不愿意出門鍛煉、社交。而音樂和舞蹈可幫助她們舒緩心情,有助于身心健康,值得鼓勵。她也呼吁更多愛心人士能多多了解、關心這個特殊的群體,為其提供一些室內活動場所,讓他們生活得更有質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