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別鳴、通訊員丁艷紅)8月16日晚,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表演的楚劇《尋兒記》,登上戲曲百戲(昆山)盛典舞臺。當晚,通過江蘇昆山網絡、梨園頻道等多家平臺直播,網絡點擊量達701725人次。
昆山是“百戲之祖”昆曲的發源地。2019戲曲百戲(昆山)盛典,有來自全國的20個省區市的112個劇種、118個經典劇目和折子戲參演,浙江婺劇《白蛇傳》、安徽黃梅戲《玉天仙》、湖北楚劇《尋兒記》、陜西秦腔《李十三》等14臺和福建省大腔戲、河南省太康道情、湖南省常德花鼓戲、四川省安多藏戲等小劇種的21臺折子戲登臺演出。

楚劇《尋兒記》是楚劇經典保留劇目,該劇由楚劇表演藝術家、楚劇非遺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戲劇梅花獎、文化部文華表演獎獲得者彭青蓮,一級演員、楚劇非遺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李麗超,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文化部文華表演獎獲得者詹春堯等主演。作為劇種代表人,彭青蓮激動地說:“昆山舉辦百戲盛典,在戲劇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非常感謝這個舞臺,讓楚劇在這里得到了活化傳承”。

此次帶隊的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院長楊俊說:“沒想到作為'戲母'昆曲發源地的昆山,有這么多的觀眾喜歡看楚劇,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種鼓勵,今后我們會更注重古老藝術的創新表達,做到既讓傳統戲曲回歸,又有自己的‘DNA’特征,還賦予它新的美學觀,讓更多的觀眾喜歡我們的傳統戲曲。”她還為正在籌建中的戲曲百戲博物館,捐贈了劇院歷時三年組織編著的《楚劇志》《楚劇大師沈云陔》《迓腔》《楚劇百年經典唱腔薈萃》四部學術文集。

熟悉的唱腔讓湖北籍昆山人向紅太激動不已:“小時候,爺爺奶奶喜歡看戲。我拿著小凳子,跟他們跑十里八里地去看戲。鑼鼓點一響,生旦凈末丑登場,大家看得有滋有味。時隔30年,今天在昆山欣賞到家鄉大戲,像是穿越了時空,回到了兒時。”當天,昆山湖北商會組織了近700名老鄉觀看大戲,支持家鄉劇團。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