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管員熊冬冬和李政正在進行“倒垛”作業。(記者 張城 攝)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張城、王冬)“您好!請出示您的證件并交出火種。”9月13日晚10點,中央救災物資武漢儲備庫燈火通明。忽聞有外來車輛靠近大門,保安隊長鄭小龍迅速走出值班室,上前問詢。車輛登記進入后,庫區又恢復了平靜。
中秋佳節,正是萬家團圓的日子,但鄭小龍和同事們仍然堅守崗位,奮戰在一線,“作為應急人,以庫為家,時刻準備著已經成為我們工作的常態?!?/p>

倉庫管理員正在進行溫度和濕度監測。(記者 張城 攝)
救援物資省內8小時必達
座落于武漢市東西湖區新溝鎮的中央救災物資武漢儲備庫,是首批規劃立項的國家級救災物資儲備庫之一。目前,庫存棉衣被、單衣褲、睡袋等省級物資18個品種57.35萬件,是存放中央和湖北省救災物資的主要倉庫,被譽為湖北救災的“總后勤部”。
省減災備災中心主任張禮民介紹,武漢庫共有約20名工作人員,平時的工作就是做好庫區的日常管理工作。全庫采用準軍事化管理,不計較繁瑣,根據所儲物資的種類不同,配套詳細養護方案,安排固定人員進行巡查和養護,例如為了防止救災物資受潮霉變,管理員要時刻關注庫房的溫度和濕度,一旦溫度超過30攝氏度、相對濕度超過70%,就要迅速使用抽濕機處置。
除了日常的靜態管理,物資調運也是武漢庫的一項重要工作?!拔镔Y早一分鐘到達,災區群眾就少受一分鐘罪!”
要實現快速的救災物資儲運,必須有一個行之有效的物資倉儲網絡和快速反應機制。
“根據救災物資緊急收發預案,省內最遠距離物資在8小時之內、省外最遠距離物資在3天內運達災區。”業務管理員李海華介紹,武漢庫采用相對固定10臺運輸車輛和20名裝卸勞力,24小時待命,規定車輛和人員接指令1小時內必須到達調運現場。平時,提前將物資清點好裝箱,分門別類放在固定貨架上,調運時用叉車將相應數量的貨架直接搬運,可節約一半裝載時間。

安保隊員正在進行夜間巡邏。(記者 張城 攝)
全年每天24小時值班堅守
“巡邏崗,巡邏崗,一號倉庫圍墻邊有異動,請前往查看”“收到!收到!”監控室內,一名安保隊員緊盯大屏幕,并不時通過對講機與巡邏隊員保持聯系,指揮調度。
夜幕下,庫房外,安保隊員三人一組,全副武裝開展夜間巡邏,庫房大門、圍墻電網都是他們巡查的重點。一趟下來,三人衣衫盡濕。這樣的巡查,每天不低于7次。
庫房里,保管員熊冬冬和李政正在業務主管李海華的帶領下進行“倒垛”作業。而在白天,兩人還要正常值班。29歲的李政有一個4歲的兒子,因為工作性質他們只有周末才能回家,節假日有時候還要值班,家里的一切都交給了父母和妻子?!氨M管家人都挺支持我,還是覺得挺對不起他們,但我不后悔,這里工作意義重大?!?/p>
因為是中秋節,炊事員文愛桃為大家烹制了豐盛的節日“大餐”,還貼心地準備了月餅。雖然是炊事員,但也是戰斗員,2016年7月,湖北多地遭遇特大洪澇災害,武漢庫不斷接到向各地緊急調運救災物資的指令。“軍令如山”,大伙忙得顧不上吃飯,負責后勤保障的文愛桃把晚上的飯菜熱了一次又一次,最后她解下圍裙和大家一起裝車扛物資裝車。
下班不下崗,全年每天24小時值班不斷人,這就是武漢庫每一位工作人員的真實寫照。應急人的初心,就是要枕戈待旦,全力保障受災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夜已深,月更圓。無聲的堅守還在繼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