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駐扎在運動員住宿區旁,24小時待命
探訪“軍運村”里的生命衛士

“有一胸痛、惡心、嘔吐的患者,馬上轉運至我處。請立即做好準備!”9月7日下午3點半,在軍運村醫療中心,軍運村第一次綜合實戰演練正在進行。“收到!”在臨床醫療組組長蔡俐瓊的快速指揮下,內科組長溫宇英、陳龍等醫生通力合作,攜帶平車、呼吸氣囊、便攜式除顫儀等急救設備,有條不紊地來到醫療中心門口,等待患者到來。
“軍運會,是我今年的關鍵詞。”年初,朱云有幸入選軍運會醫療保障中心團隊并擔任耳鼻咽喉科組長。歷經多次模擬演練、集中培訓,將正式進入軍運村的實戰保障,這讓他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團隊輪流分工
24小時待命
37歲的朱云,是武漢協和醫院耳鼻咽喉科的副主任醫師。迄今為止,他已參加過由協和承擔的醫療保障任務多次,在院外搶救過呼吸困難、心跳驟停、外傷、鼻出血等突發情況的患者30余名。
“搶救患者,時間就是生命。”據了解,為做好軍運會醫療保障工作,協和醫院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已擬定3個醫療中心就診流程、3個主要風險防控方案、3個應急事件處置預案。同時,來自協和31個臨床科室共97名醫技護組成的一支高精尖的軍運會醫療保障團隊,已持續不間斷地進行了多次模擬演練和集中培訓。
據了解,醫療中心就駐扎在運動員住宿區旁邊。軍運會期間,團隊輪流分工,全天24小時待命,讓絕大部分運動員不用走出醫療中心,就能接受最專業的醫療服務。

軍運村第一次綜合實戰演練,協和醫生齊心協力 通訊員郭慧玲攝
51名中青年醫生
副高以上占49%
朱云有長達11年的臨床工作經驗。他曾在美國進修,精通英德兩門外語。“如果碰到小語種國家的患者怎么辦?”朱云反思,軍運會期間,運動員身邊有隨隊翻譯,醫療中心也安排了語言志愿者,若自己懂得更多的運動項目和體育專業用語,就能更加順暢地了解他們的就診需求。
為此,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空上網了解體育類節目,學習更多體育英語專業詞匯。“上個月我還特意去看了世界杯籃球賽武漢賽區的比賽。”朱云告訴記者,自己既是去感受比賽的氛圍,也是去了解場邊醫療急救團隊的工作模式。
據了解,作為負責軍運村醫療保障的定點醫院,武漢協和醫院本次派出的醫療隊伍中有51名醫生,副高以上占49%,以中青年留學歸國人員為主。這支年輕的青年醫生醫療保障團隊,是一張展現武漢醫療國際化形象亮麗的名片。
記者蘇金妮 通訊員聶文聞 張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