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訊(記者劉陽 通訊員戴朝娟、石豐年)專家一次次深入生產一線調研,用三場跟蹤輔導與現場培訓,短短一月時間,讓兩家企業變化巨大,一年或可減少損失超500萬元。這是近一個月來,在湖北當陽陶瓷工業園發生的事情。這背后,是當陽市市場監管局與湖北省標質院凝智聚力,共謀陶瓷產業質量提升,促進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湖北省標質院工作人員和專家對生產線進行調研 通訊員供圖
打造“三峽瓷都” 產業期待提升
當陽市位于湖北省中部,西鄰三峽宜昌,東連荊州古城,北通襄陽隆中。自2003年始,該市依托本地優勢高嶺土資源,緊抓“東陶西進、南陶北上”重大機遇,主動承接沿海產業轉移,大力發展建筑陶瓷產業。目前,當陽市擁有陶瓷生產及配套企業共計74家,其中陶瓷生產企業17家、配套加工企業57家,現已建成投產生產線53條,年產各種陶瓷制品3.2億平方米,完成工業總產值98億元,占當陽工業總產值的15.1%,產業集群貢獻稅收4.6億元,安置就業12000多人。產能約占湖北省陶瓷生產能力的60%,已成為湖北乃至中部地區最大的、產業體系最完備的建筑陶瓷產業基地。
當陽陶瓷產業的產品類別和規格達190多種,產業集群內擁有中國馳名商標7件、湖北名牌產品5件。陶瓷產業配套體系已較為完善,涵蓋陶瓷原料、機械設備、陶瓷模具、能源供應、印刷包裝、物流運輸等陶瓷產業鏈上下游各個環節。業內人士稱,三國古城崛起了一個嶄新的“三峽瓷都”。
然而,經過十多年發展,當陽建陶產業雖然已頗具規模,但企業管理水平不高、生產較為粗放等問題依然存在。如何實現陶瓷產業質量提升,助推“三峽瓷都”建設?當陽市市場監管局攜手湖北省標質院共同尋找答案。

湖北省標質院工作人員和專家對生產線進行調研 通訊員供圖
深入一線調研 揪出“生產問題”
質量提升,首先需要明確問題所在。9月底到10月初,當陽市市場監管局領導與湖北省標質院專家團隊選定了當地兩家具有代表性的陶瓷生產企業——蝴蝶泉陶瓷和豪山建材,作為試點企業進行走訪交流。通過深入生產車間,考察一線生產情況,與工人和管理人員進行交流,現場查看文件、記錄等方式,全面了解企業的質量管理現狀。
經過前期深入細致的調研,專家發現兩家企業存在共性問題:生產過程中的品質問題都有記錄,但缺少分析;都有糾正,但缺少預防;都有通報,但缺少落實。質量管理干部缺少專業知識,制定的規程比較空泛,工作目標比較模糊。這一系列的問題的發現,為當陽陶瓷質量提升工作的開展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和提升的目標。

湖北省標質院工作人員和專家對企業規章制度和生產記錄進行研究 通訊員供圖
精準靶向治療 明確“提升路徑”
質量提升,需以問題為導向。湖北省標質院專家圍繞試點企業的質量管理問題,進行充分溝通與研討,提出了“五抓”固基培源工作法。
抓組織:為了持續開展質量提升工作,建立推進組織,確保此項工作能持續開展;
抓方法:召開每日質量問題分析會議,對當天發生的質量問題進行原因分析和對策,確保每天最嚴重的質量問題得到關注和管控;
抓分析:利用質量管理分析工具,比如用魚骨圖和5WHY等工具找出問題的真正原因;
抓措施:圍繞糾正和預防,不僅是解決當前的質量問題,而且要從問題的再發防止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抓鞏固:對于通過實施后驗證有效的改進措施進行固化,與現有的管理制度、記錄等結合起來進行修訂或增補,確保改進措施在日常工作中得到持續執行。
“五抓”固基培源工作法因地制宜、對癥下藥,為兩家試點企業的質量提升找到了明確的“抓手”。

湖北省標質院工作人員和專家對企業進行培訓指導 通訊員供圖
跟蹤培訓輔導 監測“實施效果”
質量提升,需抓好落實,監測“實效”。整個10月,湖北省標質院專家對試點企業進行了多次培訓輔導,并始終跟蹤實施效果,不斷進行調整。
10月10日至11日,分別為兩家試點企業的質量提升實施方法及質量管理工具進行培訓說明與輔導。
10月17日至18日,分別到兩家試點企業現場,對質量問題分析的方法進行實際指導,對相關措施的實施情況進行確認。
10月24日至25日,分別到兩家試點企業現場,對質量問題的原因分析與措施的實施效果進行確認。并通過總結,形成可以復制推廣的質量管理方法。
經過一系列專業培訓和對實際問題的改善落實,兩家試點企業取得了十分可喜的變化:蝴蝶泉陶瓷公司共計分析了26項質量問題,提出了51項改進措施,產品累計優良率由94.63%提升到96.41%,提升了1.78%。豪山建材公司共計分析了17項質量問題,提出了49項改進措施,缺陷率由5.29%降低到4.19%,降低了1.10%。如參照去年銷售額進行計算,兩家企業分別可以減少損失約210萬元和340萬元!
另外,通過對改進措施的固化,蝴蝶泉陶瓷公司新制定崗位職責說明書6項,修改操作規程4項,修訂現場記錄表2份。豪山建材公司修訂了管理規定4項、作業規范1項。兩家試點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意識有了明顯提升。這些方法和制度、意識層面的改進,將為它們帶來更加長遠而深刻的影響。
據湖北省標質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關于當陽陶瓷的質量提升專項行動,最大的收獲并非只是為兩家試點企業減少損失。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它用實際效果讓更多企業看到了質量管理和質量分析的重要性,讓“五抓”固基培源工作法在實踐中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以點帶面在整個當陽陶瓷行業形成質量提升氛圍,為“三峽瓷都”的高質量發展埋下了一粒種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