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源網絡
1
某電視臺在火車站做過一檔節目,采訪歸鄉的游子們過年回家帶了什么禮物。
被采訪的人,都喜笑顏開地打開自己的行囊,向記者一一展示。有土特產,有給孩子的娃娃,有給老人的保健品。
其實,大部分商品都能在家門口買到。
但是,人們依然愿做市場的搬運工,不辭辛勞、不遠萬里地帶著自己精心挑選的禮物回家鄉。
因為,這些禮物多了風塵仆仆的氣息,被傾注了愛與問候。
因為春節的到來,每個人都變得嶄新而閃閃發光。我想,我們的意氣風發,應該是回家最好的禮物。
2
一個同事講了他與春節的往事,讓我感觸良多。
四年前,他辛苦一年,卻沒掙到錢,情緒很低落。
春節,他穿著舊棉服回家,行囊中沒有禮物和紅包,也不曾察覺到腳上的皮鞋已經破了。
父母看到他,開心地像個孩子,攢了一年的話都到嘴邊了,可是察覺到他的疲憊,什么也沒說,讓他睡了個安穩覺。
第二天,父親來到他的房間,問他,是不是在外面太辛苦。他低著頭,不說話。
他父親嘆了口氣,心疼地說,如果撐不下去了,就回來,家永遠是他停靠的港灣。
父親走出房間后,二十好幾的他,哭得像個小孩。
這幾年,工作漸漸有了起色,每年春節回家時,他手里都有足夠的錢買禮物、包大紅包。可是,回家前,他還是很謹慎地從頭到腳檢查自己,頭發有沒有亂,衣著是不是得體,皮鞋是不是锃亮。不為面子,而是怕父母擔心。
別人只關心你飛得高不高,家人才會關心你飛得累不累。他們能從你的衣著和舉動中,捕捉蛛絲馬跡,看出你在外奔波一年的軌跡。他們不關心紅包厚不厚,只想知道你過的開不開心。
越是回家,越是在家人面前,我們越是應該體體面面、朝氣蓬勃。無關虛榮,也不必攀比,這是一種精神面貌。于己,是對過去一年的梳理和新的一年的鼓勵。于家人,是告訴他們,我們這一年過得很好。
3
大多數在異鄉漂泊、奮斗的人,一年只在過年的時候回家一次。
好不容易盼到春節,可以面對面交流。家人總會密切關注我們的一舉一動,我們笑,他們會開懷;我們黯然,他們會擔憂。
在外漂泊一年,難免會遇到挫折。
但是,一年回一次的家,不適合無原則地訴苦,把不順意一股腦地傾倒。
不是不可以傾訴。我們也不妨將過往的挫折,輕描淡寫地講給他們聽。讓他們知道,這些挫折和困難,是不值一提的。
我們早已羽翼豐滿,內心堅毅,扛得住社會的擊打。
我們講起挫折時的云淡風輕,憧憬未來時的手舞足蹈,會讓他們放心,也是給他們最好的新年禮物。
而在短暫的假期結束之后,他們目送我們時,才會多幾分踏實和欣慰。
回家的笑容準備好了嗎?
從頭到腳,再檢查一遍,你是否意氣風發?

主播|李超然
作者簡介:蕭蕭依凡,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專欄作者,寫有《誰的職場不委屈》《你的付出,時光不會辜負》。文章摘自微信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ID:FranklinReadingClub。
主編:王會
編輯:郭蔓 張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