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自罡(左)回到中灣村后,在村民家中查看金水梨的生長情況。

邵自罡為村里爭取資金修建的水泥路,節約了蔬菜運輸成本。

邵自罡(左)在方艙醫院當心理志愿者,給患者提供心理安慰。
臨近端午,邵自罡忙著走訪慰問貧困戶,送上米油等慰問品。在貧困戶家里,他不忘宣講幫扶政策:“雖然村里的貧困戶都已脫貧,但脫貧不返貧是一場硬仗,我們要鞏固脫貧成果。”
邵自罡是江夏區中醫醫院派駐到金口街中灣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和扶貧工作隊長。今年初,他感染新冠肺炎,在醫院治療期間,他始終放心不下貧困戶,惦記著給因病致貧的貧困戶買藥。治愈后,他主動報名到江夏大花山方艙醫院成為心理咨詢志愿者,幫患者緩解情緒。得知治愈患者的血漿有綜合抗體可以救助危重癥患者后,他主動到醫院捐獻血漿。疫情緩和后他回到中灣村,他說,今年準備幫村里改善基礎設施,引進產業增強貧困戶的造血能力。
住院時心里還惦記著村里的貧困戶
邵自罡今年44歲,今年1月中旬他發燒到38℃,并出現咳嗽、畏寒、渾身無力等癥狀。他開始以為是普通感冒,但吃藥、打針也不見好轉,便到醫院檢查,結果顯示雙肺有陰影,次日便住進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
住院后,他的病情加重,由感染科轉到呼吸重癥科。邵自罡說:“在病房壓力很大,心情十分低落。”他的妻子是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的護士長,當時正在一線搶救病人。夫妻二人在同一家醫院,卻不能見上一面。
“在醫院整天就是躺在床上,一瓶接一瓶打針,親友都不能探望。對病毒的恐懼、陌生的環境都讓我感到壓抑和孤獨。”邵自罡說。
在醫院沒有事做時他就用手機追劇。“當時央視正在播放《絕境鑄劍》,看到戰爭年代先烈們面對種種艱險都可以克服,面對小小的病毒我作為家里的頂梁柱更加不能輕易認輸。”邵自罡說,他慢慢通過手機跟親友交流,不斷鼓勵自己,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病情也逐漸好轉。
住院期間,邵自罡放心不下村里的貧困戶。“有的貧困戶患有癌癥,藥物不能停,疫情防控期間交通中斷,他們的藥肯定供應不上。”邵自罡說,那段時間買藥非常困難,他在醫院通過手機聯系扶貧工作隊的同事,收集貧困戶所需的藥物,通過單位四處找藥,保障封村不斷藥。
出院后到方艙醫院當心理志愿者
2月1日,邵自罡經過14天的治療,達到出院標準,回家休養。“剛出院時體力跟不上,上樓都會喘氣,拖地都要休息三四次,在家休息一段時間后才慢慢好轉。”邵自罡說。
在家休息時,邵自罡得知康復患者的血漿有綜合抗體,是當時臨床特異性治療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后,他主動到江夏區中醫醫院捐獻300CC血漿,“當時就想著可以多救治一些危重癥患者”。
回家結束14天的隔離后,他得知單位正在招募大花山方艙醫院的心理志愿者,便主動報名。“我以前學過心理學,還考過心理咨詢師資格證,而且我曾是患者,更能理解他們的壓抑和孤獨,如果不給他們心靈上的安慰,他們更加難以康復。”
父母擔心邵自罡的身體,他便給父母做工作,每天跟父母通電話,并給他們發工作照,慢慢得到父母的理解。
在方艙醫院,邵自罡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經常出一身虛汗,每天用手消洗手,手上都脫了一層皮,他的手機也因為經常噴灑酒精導致死機。每天邵自罡都要跟病人交流四五個小時,中午忙完經常錯過飯點,吃不上一口熱飯,但他一想到需要幫助的病人就咬牙堅持了下來。
在邵自罡幫助過的患者中,有一個小女孩讓他印象深刻。醫護人員告訴他,女孩總是一個人躺在床上不與周圍的人交流,也不下床活動,情緒有些消極。邵自罡便主動前去跟她聊天,得知小女孩喜歡足球后,他便以足球為話題,跟她聊喜歡的球隊和球星,以球星的勵志故事鼓勵小女孩戰勝病魔。
經過交流,邵自罡得知小女孩是外地來武漢探親、感染新冠肺炎后獨自在方艙醫院接受治療,便將自己患病的經歷告訴她,鼓勵她只有心理上強大才能戰勝病毒。
經過三四次交流后,小女孩逐漸陽光起來,慢慢參加集體活動,練習八段錦、參加病友的生日會……沒多久她就治愈出院了。
引進產業、改善基礎設施,鞏固脫貧成果
3月4日,身體允許后,邵自罡又回到中灣村,為中灣村送去防控急需的1.6萬只口罩、50公斤酒精和10個自動消毒壺等物資,并為貧困戶代購重癥藥品。
中灣村黨支部書記王薇告訴記者,提起駐村的邵書記,不僅中灣村村民都曉得他,連周圍的村民求醫問藥遇到困難也會找上門。
中灣村貧困戶徐春香患有癌癥,平時每半個月到醫院開一次中藥,疫情防控期間不能出門購藥,都是邵自罡讓同事幫忙聯系購藥。徐春香告訴記者,2018年邵自罡到村里后幫她家里發展庭院經濟,在屋后的院子里種上了金水梨。現在梨子已經掛果,等收獲賣出后可以增收兩三千元。今年,她還在邵自罡的幫助下獲得村里的公益崗位,一年下來有6000元的收入,工作也不累。現在她家里正在裝修房子,她說:“房子裝好了要給兒子找個好媳婦。”
去年,邵自罡向單位爭取15萬元資金,將中灣村6組和8組之間一條六七百米的小路改造為水泥路。道路兩邊是村民種的蔬菜,以前村民賣菜要先用手扶拖拉機將菜運到停靠在主路的貨車上。路修好后,村民直接在田間地頭就可將菜送上車,平均每畝省下兩三百元運輸成本。
“村里的貧困戶都已脫貧,但還需要繼續鞏固脫貧成果。”邵自罡告訴記者,他利用中醫醫院的優勢,在村里開展健康扶貧,帶專家到村里開展義診。“村里的路燈使用多年已經老化,到了晚上看不清路,村民出行不便。”邵自罡今年打算繼續改善村里的基礎設施,更換、維修中灣村的路燈。
“鞏固脫貧成果還要繼續增強村民的造血能力。”下一步,邵自罡準備引進企業在村里成立合作社,流轉村民土地,發展黃桃種植產業。對于有意愿種植的貧困戶,爭取資金幫忙購買化肥和種苗,進一步增加收入,鞏固脫貧成果。
文/記者張奔設 通訊員劉龍騰 葛慧 圖/記者張奔設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