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8日入梅以來,湖北省遭遇連續4場強降雨襲擊,該省平均雨量189毫米,是歷史同期均值的1.7倍,局地達歷史同期均值的3倍以上。截至6月22日8時,湖北省已有多個站點降雨量超過500毫米,黃岡、恩施、宜昌、襄陽、孝感等5個市(州),英山、羅田、當陽、竹山、鶴峰、南漳、石首等20余個縣(市、區)受災較重。
進入6月主汛期后,湖北省應急管理廳每日組織風險監測、地災、防汛抗旱、救災等業務部門開展內部會商,精準發布預警信息。“針對強降雨過程,力爭做到每小時預報,力爭范圍精準到村鎮。同時,精確指導涵閘泵站運行,適時做好預泄預排。”湖北省應急管理廳負責人介紹。
責任明晰 指揮體系五級貫通
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梅雨期偏長,后期仍將有強降雨覆蓋湖北省大部地區,主雨區和前段受災嚴重地區疊加。鑒于強降雨仍在持續,該省防汛形勢日趨嚴峻,根據《湖北省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經研究,湖北省防辦定于6月22日18時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
湖北省應急管理廳全力克服疫情防控不利影響,充分發揮統籌協調職能,與省水利廳、省氣象局等部門通力協作、聯動配合,確保防汛備汛工作充分到位。
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湖北省狠抓責任落實,建立了完善的防汛行政責任體系。“前不久,省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報了大江大河、大中型水庫、大型水閘、主要蓄滯洪區、大型排澇泵站、五大湖泊及重點防洪城市防汛行政責任人名單,這些責任人都是行政‘一把手’或分管副職。”通報還明確,對因失職瀆職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依紀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責任明確了,還要制度來落實。”該負責人透露,湖北省各級已完成了防汛抗旱指揮機構的調整,建立了省、 市、縣、鄉、村五級貫通的防汛抗旱指揮體系,同時健全了應急指揮機制,確 保“防”與“救”有序銜接。此前,湖北省應急管理廳成立了11個檢查組,分赴各地檢查指導汛前的準備工作,督導隱患排查整治,協調解決防汛抗旱難點堵點問題。
目前,湖北省應急管理廳正會同水利等相關部門,對堤防、水庫、涵閘、泵站、碼頭等防汛抗旱工程設施展開隱患排查整改。
物料充足 裝備科技含量提升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 防汛搶險、物料儲備、救援裝備、器材保障十分重要。
武漢市防汛抗旱物資倉庫是防汛抗旱的后方“糧倉”。筆者在該物資倉庫看到,一樓停放著救援無人機、水陸兩用車、沖鋒舟、生命探測儀等各種先進搶險救援裝備。二樓則井井有條地碼放著帳篷、鐵鍬、彩條布等搶險物料和救生器材。
倉庫負責人余濤介紹,倉庫內共儲備了3類100多個品種的物資,價值1100多萬元。其中編織袋42.38萬條、彩條布5.98萬平方米、土工布1.68萬平方米。
除了編織袋、鐵鍬等傳統的防汛物資外,庫房內的無人機、水陸兩用車等新裝備格外醒目。
余濤表示,過去抗洪搶險以人工為主,現在隨著科技進步,應急儲備的物料和救援設備也跟著升級,“比如,以前巡堤查險,人走一公里至少要十多分鐘,如今無人機巡堤不僅速度更快,而且還可以到巡查人員去不了的地方排查隱患”。
松滋市的應急救援物資儲備庫項目于4月開工。該項目規劃投資1200余萬元,主要用于儲備救災物資和危化品、礦山以及地質災害、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應急救援物資裝備。該項目預計于今年10月底竣工。
湖北省應急管理廳防汛抗旱處工程師劉浩介紹,汛前該省各地已籌備資金7.67億元,按比例儲備沙石料、編織袋、救生衣、排澇設備等物料和器材。(通訊員 李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