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趙秀琳 通訊員邢祖巧、向文濤、邊俊偉 )2020年7月16日,注定是一個值得載入湖北交通發(fā)展史冊的日子:當日零點,由湖北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宣鶴高速、建恩高速、棗潛高速襄陽南段、棗潛高速荊門北段,4條高速公路同時通車。其中,宣鶴、建恩高速的正式通車,標志著恩施州實現“縣縣通高速”,進入“高速”發(fā)展時代,鶴峰縣結束“五無”(無高速、無鐵路、無國道、無港口、無機場)歷史,圓了22萬鶴峰人民的夢想。

橋隧相連的宣鶴高速公路。通訊員 供圖

建恩高速。通訊員 供圖
兩條“天路” 扶貧大動脈植入大山深處
中國之中,武陵莽莽。在二廣高速與相距800公里的包茂高速之間,又一條南北大通道勝利建成——建恩高速,劈山跨壑,氣勢如虹!
建恩高速是中國高速公路網安來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銀川至百色高速公路(G69)的聯(lián)絡線安來高速公路(G6911)建始(隴里)至恩施(羅針田)段,全長74.211公里,其中主線長70.695公里,白楊坪-徐家埡支線連接G50滬渝高速長3.516公里,此次開通65.264公里。該高速設立建始北、建始東、白楊坪、龍鳳壩(因地方道路改擴建,暫時封閉)、恩施大峽谷、恩施北(其中恩施北收費站至羅針田段6.741公里已于2015年8月6日開通運營)6個匝道收費站,建始、杉木壩2對服務區(qū)和恩施1對停車區(qū)。
高路入云,大道輝煌。在鄂西南,宣鶴高速,因其被賦予交通扶貧和精準脫貧的政治意義,而備受國家關注和關心。
宣鶴高速公路是湖北省“七縱五橫三環(huán)”高速公路規(guī)劃網中“五橫”(陽新-宜都-來鳳)的組成路段,東接宜來高速公路五峰至鶴峰段(待建),西連恩來高速公路當陽坪互通,全長55.628公里,暫開通47.69公里,橋隧比較高,其中包含隧道17座、橋梁45座(單向)。該路段設立鶴峰西、沙道溝2個匝道收費站和沙道溝1對服務區(qū)。
這兩條高速公路,建設中遭遇高速最大溶洞、鄂西項目群最大滑坡體等諸多世界筑路史上的新難題,而被全球業(yè)界廣為關注,被稱為“天路”工程。
而“天路”的另一層含義不只是其建設史上的高難度,它在全國貧困地區(qū)整體脫貧的收官之年,在湖北省交通扶貧史上,都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尤其是對于建始、鶴峰兩縣的80多萬大山兒女來說,兩條高速公路,無疑是他們的“通天”之路、脫貧致富之路。

棗潛高速公路襄陽南段。劉星亮 供圖

棗潛高速公路荊門北段路線。通訊員 供圖
百余公里通途 助推漢江經濟大發(fā)展
棗潛高速公路襄陽南段是我省“十三五”高速公路網規(guī)劃重點項目,是“九縱五橫三環(huán)”骨架網中第五縱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貫穿于劉秀故里棗陽市和楚國古都宜城市,起于吳店鎮(zhèn)黃家廟村,經吳店鎮(zhèn)、平林鎮(zhèn)、車河鎮(zhèn)、板橋鎮(zhèn)、流水鎮(zhèn),止于流水鎮(zhèn)梅家畈村,與棗陽至潛江高速公路荊門北段對接,路線全長60.5公里。設平林服務區(qū),吳店南、平林東、流水3處收費站。該道路通車后,將加速鄂西北地區(qū)南北交通縱向聯(lián)系,對促進沿線地區(qū)優(yōu)勢資源整合與開發(fā),推進漢江經濟帶交流和區(qū)域一體化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棗潛高速公路荊門北段路線起于鐘祥市長壽鎮(zhèn)孫家塆,與棗潛高速公路襄陽南段對接,經黃坡村、花山村、紅石村、回龍村、大橋村、王嶺村、三岔河村、李家臺村、羅漢寺八里、綠林村,止于長灘鎮(zhèn)夏家沖,與棗潛高速荊門至潛江段對接,路線全長53.9公里,自北向南設長壽、九里2處服務區(qū),設長壽、洋梓、鐘祥東3處收費站。該道路通車對優(yōu)化全省“九縱五橫三環(huán)”高速公路網布局,推進漢江經濟帶開放開發(fā),帶動沿線城鎮(zhèn)優(yōu)勢資源開發(fā)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楚天第一路 開啟萬里高速脫貧夢
建恩高速和宣鶴高速通車,自此,恩施到鶴峰縣城車程將由3小時縮短至1.5小時,建始縣城到恩施城區(qū)的車程也將由70分鐘縮短為35分鐘,民眾出行大為便捷。
“作為武陵山連片貧困地區(qū)兩條重要高速的建成通車,將為恩施地區(qū)經濟、文化、旅游事業(yè)帶來新的發(fā)展機遇,對完善區(qū)域綜合運輸網絡、改善鄂西山區(qū)交通狀況、加快沿線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旅游資源開發(fā)利用、推動武陵山區(qū)精準脫貧致富和促進國家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實施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交通業(yè)內人士稱。
回首1987年4月的一天,家住黃石市的王聲原突然發(fā)現,通往武漢方向的道路上突然熱鬧起來,沿線到處是人、工程車、板車、帳篷等,看上去像有大事發(fā)生。“后來才知道,是修建武黃一級公路。”33年過去了,今年74歲的王聲原對當時開工的情形仍記憶猶新。
武黃高速公路全長70.3公里,于1991年試運行通車,是湖北省第一條自籌資金、自行設計、設施配套的出省高速公路,被譽為“楚天第一路”。
從“楚天第一路”到2020年全省高速公路總里程力爭8000公里,其間30年,湖北力圖建成“九縱五橫三環(huán)”,從前期的規(guī)劃、勘查、設計到施工一系列工作,高速公路建設者一次次攻克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一次次實現建設過程中前所未有的突破,湖北高速公路發(fā)展的30年歷程,書寫了建設者們篳路藍縷、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艱苦奮斗史。
要致富,先修路。這是湖北對山區(qū)扶貧的共識,為深入貫徹落實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重要指示精神和交通運輸部《關于交通運輸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湖北出臺了交通脫貧攻堅行動方案。以全省52個貧困縣(市)和4821個貧困村為扶貧攻堅目標,堅持“大交通”扶貧理念,統(tǒng)籌推進貧困地區(qū)高速公路、普通國省干線公路、農村公路、場站物流和內河水運項目建設,加快構建結構合理、銜接高效的交通運輸網絡和物流服務體系,發(fā)揮交通先行作用,助推全面建成小康。
其中,以高速公路三年攻堅為重點,促進貧困地區(qū)高速公路內外互聯(lián)互通。確保建成麻竹高速大悟段、棋盤洲大橋連接線。加快推進銀北高速建始至恩施段、宜來高速公路鶴峰至宣恩段、保康至神農架高速公路。力爭開工建設麻竹高速公路延長線、安來高速鄂渝省界至建始段、張南高速來鳳至咸豐段等。
4條高速同時通車,湖北將形成地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的交通扶貧“動脈網”,改寫“輸血式”扶貧歷史,讓山區(qū)勞動力、農產品出得來,讓城市旅游消費需求進得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lián)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yè)執(zhí)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