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顏婷)色澤金黃、咸香適口的油條,是我國傳統的早餐食品和大眾化小吃,但食用也有講究。7月21日,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消費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適量食用油條,盡量選擇“無礬”“無鋁”膨松劑制作的油條。
據了解,油條以小麥粉和水為主要原料,以膨松劑為主要輔料,經面團調制、醒發、成型、油炸而成,屬于脂肪含量相對較高的油炸食品。《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推薦我國成年居民每日攝入油脂的量為25—30克,一根市售普通油條的重量約為85克左右,含油率在10%—37%不等,粗略估算,食用一根油條約攝入9—31克的油脂。因此,消費者要注意適量食用油條,保持膳食平衡。
在油條的加工過程中,膨松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決定著油條的質構和品質好壞。傳統的油條加工方式通常將明礬作為膨松劑使用,導致鋁殘留,長期食用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2014年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對油條中含鋁膨松劑的使用做出明確規定:鋁的最高限量為100毫克/千克(干樣品以Al計)。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無礬膨松劑、無鋁復合膨松劑和發酵型無鋁復合膨松劑等新型添加劑取代了明礬,被廣泛應用到油條加工中,不僅避免了鋁對人體的潛在危害,還能優化油條的質量和食用品質。在日常消費中,消費者應選購和食用“無礬”“無鋁”膨松劑制作的油條。
此外,省市場監管局特別提醒,在高溫油炸時,富含淀粉和蛋白質的食物可能生成具有神經毒性作用物質——丙烯酰胺。油炸時溫度的升高、時間的延長均可增加丙烯酰胺的含量。因此,在日常加工過程中應注意控制油溫不可過高,油炸時間不應太長,待油條金黃色時即可出鍋,避免顏色過深或焦糊現象。
相關知識>>
硫酸鋁鉀、硫酸鋁銨:為含鋁食品添加劑,其中硫酸鋁鉀俗稱鉀明礬,硫酸鋁銨俗稱銨明礬,這兩類添加劑常作為食品的膨松劑、穩定劑。
長期過量攝入鋁會導致運動和學習記憶能力下降,影響兒童智力發育,抑制胎兒的生長發育,并且有導致腦萎縮及癡呆的風險。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規定,粉絲粉條、油炸面制品中可適量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但產品中鋁的殘留量分別不能超過200mg/kg和100mg/kg,生濕面制品不得使用含鋁添加劑。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