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 (記者劉陽 陳頔 通訊員 宗聰)“目前檢驗工作已經基本結束,企業正在按期恢復生產。”20日21時38分,剛結束一天工作的夏志勇在微信中回復記者。
夏志勇是湖北特檢院直屬分院的一名檢驗員,7月31日,他和另外4名檢驗人員接到任務,要從武漢奔赴一千余公里外的內蒙古黃陶蓋煤炭有限責任公司,對該廠的43臺壓力容器和224條壓力管道進行定期檢驗。
凌晨兩點的一次緊急檢驗
8月3日凌晨兩點,剛抵達內蒙不久的夏志勇和另外兩名同事被叫醒,有一臺壓力容器需要馬上檢驗。
原來,待檢壓力容器中的觸媒(價值近200萬元的催化劑)已提前取出,但是當天夜晚突發天氣變化,現場下起了小雨,觸媒一旦遇水浸泡就會報廢,必須盡快開展檢驗避免企業損失。
穿上防護服、戴上長管呼吸器和安全帽,3名檢驗人員即刻就位,開始檢驗。冒著風雨,檢驗人員經過認真細致地檢驗后,確定該臺設備沒有了安全隱患,將觸媒裝回去后,他們才松了口氣。
說起這次檢驗任務,夏志勇直言“時間緊任務重”。
這家企業的車間是氣化車間,管道的走向比較復雜,檢驗起來難度較大。管道的介質里有煤渣之類的雜質,對管道容器的腐蝕損壞比較嚴重,這也讓檢驗人員的工作量加大了。加上因氣候和水質等原因,部分容器的腐蝕速度相對快一些,相同使用時長的設備隱患相對更大,這就要求檢驗工作更加細致。
“這一次檢驗的管道中很多是首次檢驗,我們要從原始資料開始核查,然后登記,1條管道的資料就有9頁紙。”夏志勇稱,5個人每天單單整理這些記錄報告就需要花很長時間。
他們每天早上7點半開始工作,下午6點結束檢驗,晚上回到宿舍他們還要繼續分析數據資料,以便第二天及時將分析結果反饋給企業,方便企業下一步盡快安排復產工作。
臨時新增126條管道和6臺壓力容器檢驗任務
檢驗后,如果設備沒有問題就可以直接恢復運行;如果有問題,檢驗人員要告知企業注意事項,問題比較嚴重的設備則要返修或者更換,之后再接受檢驗,直到設備檢驗合格為止。
因檢驗工作認真仔細,8月13日,直屬分院檢驗人員接到消息,企業方面希望能夠增加126條管道和6臺壓力容器的檢驗,并且能夠與原檢驗任務同時進行。
新增的126條加上原計劃的224條,共計350條壓力管道,總長達8005.12米,再加上49臺壓力容器,一般情況下,大概需要7個人檢驗一個月時間。而湖北特檢院5名檢驗人員需要在20天完成這些任務,人手和時間都很緊張。于是,檢驗人員開足馬力,重新編制檢驗方案和工作計劃安排,將休息時間降到最少、工作時間增到最多。
“還好,我們這次來之前,做足了功課。”夏至勇說。
來內蒙古之前,檢驗們花了5天時間分析這次任務。他們根據塔器、反應器、換熱器等重要設備的技術特點,推演可能存在的問題,編制了多個個性化檢驗方案。同時,建立了檢驗檢測質量抽查制度、檢驗現場安全管理制度、檢驗發現問題上報制度等工作機制,保證現場的檢驗質量。
正是有了這些充分的前期準備,檢驗人員可以很快找準重點檢驗部位,有針對性的作業,加快工作進度,節省人力物力。最終,通過不懈努力,檢驗員們按照預期完成了既定目標和新增任務,幫助企業發現和消除了多處安全隱患。
據了解,直屬分院今年以來,已多次赴內蒙開展檢驗工作。今年7月底,還圓滿完成了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426公里長輸天然氣管道的全面檢驗及合于使用評價。該管道是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最大的一條輸氣主干線,保障著鄂爾多斯下屬1個市轄區和7個旗的民用商用供氣,是一項重大民生保障工程。這也是湖北特檢院直屬分院目前經歷過最為艱苦、戰線最長的檢驗項目。檢驗員們克服了一切惡劣條件,通過一系列認真細致的檢驗工作,為當地的特種設備安全運行和當地經濟社會安全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