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近期強降雨影響,四川多地發生洪澇、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道路、房屋、農田、水利、電力設施等不同程度受損,水稻、玉米等主要農作物受到影響。據國家自然災害災情管理系統統計:2020年1月1日至今,四川省各類自然災害已造成531萬人次受災,因災死亡57人,因災失蹤8人,緊急轉移安置8.3萬人次;農作物受災面積39萬公頃,其中絕收4萬公頃;倒塌房屋0.6萬間,嚴重損壞房屋0.9萬間,一般損壞房屋5.3萬間;直接經濟損失84.8億元。
進入汛期后,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防汛減災工作,全省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思想,時刻保持防汛減災臨戰狀態,統籌推進防汛減災和脫貧攻堅工作,全力防災減災、精準核災救災、及時開展動態幫扶,有效防范了災害對脫貧攻堅的影響。
全力防災減災救災
全省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預防預備和應急處突相結合,抓好隱患排查,強化預警避讓,積極搶險救災。入汛以來,已緊急轉移安置貧困群眾407戶1681人、對需要緊急生活救助262戶1049人全部開展了緊急救助,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全力保障了受災群眾“有飯吃、有水喝、有住處、有衣穿、有醫看”。阿壩州金川縣在6 月13日至14日強降大暴雨過程中,提前發布氣象防災預警信息3次、雨情實時通報5次、預警短信8700余條。黨員干部帶頭,全縣上下全力開展搶險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及時組織受威脅的863名村民轉移到安全區域,25日至26日,成功將曾達、馬奈包都共計40名被困群眾安全轉移,無人員傷亡。瀘州市古藺縣在6 月26日、7月11日兩次普降暴雨中,多渠道及時發布預警,沿白沙河兩岸自上而下通過拉響消防車、警車警報器,便攜式喊話器喊話等方式開展轉移預警通知,緊急轉移低洼場地的群眾1805 人,無人員傷亡。甘孜州丹巴縣6月16日至17日受連續降雨影響,發生大規模山洪泥石流,沖積物阻斷小金川河,形成雍塞體,造成較重損失,縣上成立突發性山洪災害應急搶險隊38支480余人,落實350萬元應急搶險經費,及時為相關部門和鄉村配備防災物資,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水喝、有住處、有衣穿、有醫看”。
及時摸排因災返貧致貧風險
四川省脫貧辦堅持把核災和防貧監測結合起來,第一時間召開扶貧移民防汛救災工作視頻調度會,及時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洪澇地質等災害防范處置工作有力化解返貧致貧風險的通知》,加強對受災人口、脫貧不穩定人口、邊緣人口的摸排和監測,建立災情臺賬,實行一周一調度,切實掌握貧困群眾受災情況。在災情摸排過程中,全省各級脫貧辦充分發揮牽頭作用,加強與應急、民政、住建部門等部門會商,并及時將因災納入脫貧監測戶、因災貧困邊緣戶、因災房屋倒損等相關情況錄入系統,進行重點幫扶。截止目前,全省有123戶610人納入脫貧監測戶,暫無因災致貧、因災返貧戶。
全力化解因災返貧致貧風險
對摸排出的返貧致貧風險,堅持對照脫貧標準,缺啥補啥,及時幫扶,確保受災群眾不因災返貧致貧。涼山州布拖縣第一時間處理因災造成的60戶350名貧困群眾的安全飲水問題和11戶56名貧困群眾安全住房問題,確保貧困群眾“兩不愁三保障”穩定達標。阿壩州幫助貧困群眾開展生產自救,及時補耕補種作物,發展“短平快”養殖項目,幫助開展農業保險理賠,把災害對貧困群眾生產的影響降到最低。綿陽市組織農業部門的技術專家團隊和駐村農技員到戶開展農業技術指導,幫助和指導受災貧困戶恢復農業生產。南充市對因災產生的226戶危房,通過緊急轉移安置、敬(養)老院安置、投親靠友、房屋修繕等方式,已全部實現住房安全。廣元市全面摸排貧困戶和邊緣戶因災因病因殘導致的風險,充分考慮因疫情、洪災影響可能增加的風險,動態準確評定風險等級,對風險戶落實措施精準阻擊,及時統籌產業扶貧、就業促進、醫療救助、低保兜底等政策資源,逐戶進行救助幫扶,堅決防止脫貧戶返貧和邊緣戶致貧。雅安市“三舉措”抓防汛工作,充分發揮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舉一反三,防患未然,全面梳理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發生返貧致貧的風險點,實行動態管理。對因洪澇地質災害造成返貧致貧、貧困勞動力“回流”、扶貧產品“賣難”、特種養殖戶轉產的及時納入監測幫扶。確保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020年持續穩定達到脫貧退出標準。
積極做好災害防御
繼續堅持“主動避讓、提前避讓、預防避讓”三原則,完善群測群防體系,調動群眾主動識災、防災、避災、報災的積極性,確保隱患早發現、危險早知道、遇災早撒退。加快推進險涵、險堤、險壩等除險加固工作,提高流域和區域防洪減災整體能力,確保萬無一失。
及時開展動態幫扶
繼續加強自然災害對脫貧攻堅影響的摸排和研判,實行周調度,及時發現因災致貧返貧風險,及時錄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及時跟進動態幫扶措施。對因災致貧、因災返貧的群眾,對照“兩不愁三保障”要求,缺啥補啥,用好產業就業、兜底保障、住房保障等各類幫扶措施。
加大災后重建支持力度
計劃在分配第四批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過程中將受災情況作為分配因素,擬安排20000萬元對因受洪澇、冰雹、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較重的地區給予傾斜支持,解決因災致貧和因災返貧問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