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華萱)10月19日至20日,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在武漢舉行。航天專家、航天領域龍頭企業等多位代表思維碰撞,展望商業航天領域發展大勢。論壇上,由新洲區政府與華夏幸福聯手打造的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有6個商業航天、智能制造、新材料領域的產業項目簽約入駐。

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現場。(通訊員 供圖)
航天大數據應用產業園簽約 商業航天產業集群顯現
作為航天領域的基石,航天大數據已成為航天領域應用最早、最成熟、成果最多的領域之一。
此次論壇期間,備受關注的航天大數據應用產業園簽約入駐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據了解,航天大數據應用產業園總投資達30億元,將建設航天大數據應用中心、新洲城市智腦、數字圈產業載體、航天IDC數據中心等項目。該產業園將由力龍信息與深圳伙伴產業服務集團合建,共同進行航天大數據產業園的項目建設和產業運營工作。
航天大數據應用產業園的簽約入駐將進一步豐富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的產業鏈條,促進產業集群發展。此前,航天科工火箭公司、衛星公司、行云公司、磁電公司先后簽約入駐基地并開工建設,商業航天產業集群效益已然顯現。
此外,繁星動力、鼎甲計算機、武漢市格勒特新材料、武漢航空工業無人機、西安宙通新材料等多個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科技公司一同簽約入駐。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總經理許隆高表示,新洲區不斷優化產業招商項目準入工作流程,推進“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四辦改革,服務項目發展,全面助力航天基地牽引重點龍頭項目加速落地開工,引領產業集群示范效應;同時,不斷推進航天基地基礎和公共設施建設,讓入區企業感受到宜居宜業的良好環境。目前,基地已引入航天科工火箭、衛星、磁電、行云等龍頭項目,初步形成8平方公里產城融合示范區;航天科技館、航天公園、產業港公園、社區足球場等項目建設初步呈現;同時,三甲醫院、文體中心等配套設施也已開工建設,現代化城市生活正逐步呈現。
據了解,作為國內首個商業航天領域的專業化論壇,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已連續舉辦五屆,打造了聚合政府、企業、學術、資本等多領域的高端研討與交流平臺,有效匯聚了國內外商業航天產業的優勢企業與協同資源,對全球商業航天產業發展及生態構建提供了重要支撐。

一江兩岸聯通,坐立雙谷( “航天基地”和中國光谷)。
武漢推進六環建設 “星光”閃耀武漢東
除了對商業航天產業領域的探索和發展,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還有望在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雙柳長江大橋和光谷長江大橋建成后,通過快速互聯互通,從光谷到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只需要20多分鐘,新洲的區域價值將被進一步激活與釋放。” 武漢市格勒特新材料公司總經理、武漢工程大學教授姜興茂表示。
10月初,武漢市政府召開工作專題會,明確提出將“高起點謀劃、快節奏推進武漢六環線及放射線的建設”。這一城市新環線,分為東、南、西、北4個路段及新港高速公路雙柳長江大橋、漢南過江通道兩座長江大橋。

武漢東產業新城集群。
這意味著,以“芯屏端網”為主導產業的光谷,將被雙柳長江大橋(今年10月開工)、光谷長江大橋與以商業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為主導產業的“星谷”(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連亙成為“星、光”,構成“雙谷”科創大走廊。
華中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黃亞平表示,“雙谷”大走廊,在一江兩岸向東延伸,沿江而行。江南會進一步擴展到鄂州、黃石;江北則由長江新城到航天基地,再到團風、黃岡、浠水,形成了鄂東的兩條發展大走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