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欽炳獲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通訊員供圖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張茜 通訊員吳杰鵬)10月26日下午,記者見到湖北省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協調處處長朱欽炳時,他正忙著協調這一階段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辦公室的電話“鈴鈴鈴”響個不停。
一邊接電話,一邊拿筆記錄重點內容,在他手邊,一摞摞材料已堆成小山,還有一盒清涼油和一包煙被擠到了桌子的角落。
“平時一直都是這種工作狀態嗎?”等他掛斷電話,記者見縫插針地提出問題。
“因為跟食品安全相關的事情,每一件都是大事,每一件都很緊急,我們要時刻關注,及時部署,及時處理。”說話間,朱欽炳指了指自己的心口,“心里這根弦,始終繃得緊緊的。”
把好安全關,是省市場監管局的主要職能之一。今年疫情期間,以朱欽炳為代表的湖北市場監管人堅守崗位,保供穩價,維護市場安全,并首創“零接觸配送”,保障援鄂醫療隊餐飲供給,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作出了重大貢獻。
而連續堅守117天、負責疫情防控綜合協調工作的朱欽炳也因此獲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117天堅守:保供穩價是首要任務
2020年元旦,江城武漢沉浸在新年的喜慶中。早在去年12月21日,朱欽炳就和同事一起,開始為“兩節”食品安全大檢查四處奔走,但他沒想到的是,這一忙,就忙了117天。
疫情來襲,省市場監管局臨危受命,迅速抽調人手,對全省17個市、州、直管市、林區的80家農貿市場開展聯合檢查。
1月22日晚,大量市民涌向超市、藥店采購囤積生活物資,一時間,市場上農副食品、口罩等商品需求量驟增,價格快速上漲。
“當務之急,是穩住物價!”23日凌晨,朱欽炳組織約談中百、中商、武商三家商超負責人,要求保持商品正常價格,并公開承諾不漲價。局里也啟動巡查機制,奔赴各區開展督查,對商家進行價格政策提醒告誡,查糾價格違法行為,保障商超、農貿市場、藥店等市場供應和物價穩定。
穩住物價,除了采取行政手段,還要保障物資供給,發揮市場的調控作用。當時最缺的,就是防疫物資。
為了解決口罩供應不足的問題,省市場監管局組織兩個小組駐守仙桃,提高當地產能,并派出質量管理處相關負責人前往當地參與質量診斷,保證口罩質量達標。
同時,該局還出臺《關于保障民用口罩市場供應的通知》《關于恢復非醫用口罩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的函》《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進口、出口轉內銷口罩在省內市場銷售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仙桃市醫用防護服日產量迅速達到3萬套,民用口罩生產企業擴大到84家。
為了保證酒精供應,朱欽炳與同事聯絡位于湖北省咸寧市的通山酒精釀造工業有限公司,協調企業立即復工復產。由于生產酒精所需的煤和玉米短缺,他又輾轉聯系協調煤和玉米,以及運輸車輛的通行。
據悉,物資緊張時期,省市場監管局共調配供應民用口罩7.3億只、消殺用品1.5萬噸,協調有關部門累計投放儲備凍豬肉9996噸、水產品直供武漢社區2300噸,依托九省聯保聯供機制調運生活必需品7.2萬多噸,基本滿足市場供應。
2035萬份供餐:讓援鄂醫療隊吃上飯、吃好飯
疫情發生后,全國共有340多支醫療隊、42000多名醫務人員馳援湖北。朱欽炳第一時間聯系省防控指揮部及省衛生健康部門,主動了解掌握援鄂醫療隊進駐和供餐情況,主持制定援鄂醫療隊餐飲服務工作方案,明確工作定位、內容、標準和方法。
但在落實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不少難題。援鄂醫療隊來自不同地區,飲食習慣存在差異,有的還有忌口,怎樣才能滿足每一個人的需求?還有食材問題,當時市場上的食材可以保證市民的飲食供應,但要讓數萬名援鄂醫護人員吃上飯、吃好飯,還遠遠不夠。
為實現精準配餐,省市場監管局牽頭,詳細采集醫護人員飲食風俗、習慣,飯菜做好后再根據信息進行一一編號。
食材不夠,局里就積極協調農業部門,找到省內可以供應白菜、蒜苗等蔬菜的農村地區,并聯系設在漢口北的集中配餐供應點直接開車去當地運食材。
“那段時間,電話成了名副其實的‘熱線’,我的通話時間達到了2900分鐘,是平時的6-7倍。”據朱欽炳回憶,當時省內農村地區已陸續封路,蔬菜運輸車常常受到阻礙,他只能不停地溝通、協調,保證保障運輸車的順利通行。
問題一個一個得到破解,省市場監管局又及時與省市餐飲行業協會取得聯系,指導省烹飪酒店協會、團餐行業協會、團餐快餐生產供應協會等餐飲行業組織第一時間建立應急保障機制,啟動“醫護緊急專供”行動,主動承擔援鄂醫療隊等重點場所的團餐保障服務,為一線醫護工作人員和病人提供營養健康安全的餐食。還首創“零接觸配送”,餐食由集中配餐供應點運送至指定地點,交給對應的取餐人員,確保零接觸、點對點的安全配送。
據朱欽炳介紹,抗疫期間,全省市場監管系統累計對598家供餐單位開展現場巡查或駐點監管,實施食品快速檢測或監督抽檢7412批次,保障援鄂醫療隊29984餐次、325.43萬人次就餐,實現援鄂醫療隊餐飲保障“零感染、零投訴、零事故”。
87287人次走訪:四級聯動要穩價格、解民憂
2月中旬,武漢市對所有住宅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團購成為市民購買生活物資的主要渠道。
為了對團購的物價、配送、產品質量相關問題進行全面了解和管控,省、市、區、所“四級聯動”價格監管行動應運而生。
在此之前,朱欽炳與同事協調組織1166名干部職工,針對武漢社區生活物資團購服務情況開展調查,并在4個社區率先試點。
經過9天的試點工作,執法人員發現,社區團購存在價格過高、量價不符、捆綁搭售等行為,部分老舊社區、還建小區還存在供應不及時的問題。
2月29日,省市場監管局從局機關和直屬事業單位抽調320名黨員干部,組成10個工作隊,下沉到武漢市的15個區112個基層市場監管所,配合武漢市、區、所三級市場監管人員深入全市3193個社區,通過穩住大型商超基本價格,及時協調商超與社區保供對接,嚴控“三小”門店漲價高風險點,查處并曝光違法典型,使漲價勢頭迅速得到抑制。
“穩價格、解民憂,助力社區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是‘四級聯動’價格監管行動的主要目的。”朱欽炳告訴記者,根據前期試點情況,局里還制定了團長責任制,對全市5800多名團購負責人的個人信息進行登記匯總,發出《致社區團購負責人一封信》近萬封,同時建立巡查機制,全面搜集市民對采購團的投訴建議,“一旦出現問題,可以快速、準確地找到責任團長,了解商品的來源、定價等信息,追溯問題根源,及時整改”。
據統計,“四級聯動”價格監管行動共走訪調查87287人次,檢查商超404個次、門店9166個次、藥店2030個次,檢查各類團購組織和個人3985個次,處理網購投訴1189件次,整頓不規范門店和攤販119個次,有效遏制了質次價高、缺秤少量、價外加價、捆綁銷售等問題,迅速扭轉了團購混亂的局面。

工作中的朱欽炳 通訊員供圖
堅守繼續:市場監管人一直在路上
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舉行,朱欽炳獲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捧回沉甸甸的獎牌和證書,來不及感受榮譽的余溫,他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國慶、中秋“兩節”市場監管工作已經提上日程。
距離武漢“重啟”已過去半年,企業復工復產、學校陸續開學、“與愛同行·惠游湖北”活動火熱開展,國慶、中秋“兩節”假期,全省共接待游客5228.59萬人次。湖北已逐漸恢復往昔的朝氣與活力,但以朱欽炳為代表的湖北市場監管人的堅守仍在繼續。
為保障市民和游客安全舒心消費和市場平穩有序,全省市場監管系統提前部署、嚴陣以待,從節前到節后,深入商超、游樂場所、旅游景區,針對商品價格、食品安全和特種設備使用情況,組織檢查13563次,出動檢查人員45874人次,查處違法案件264件。“兩節”期間,全省未發生食品、特種設備等安全事故。
“強有力的領導、能擔大任的隊伍、科學的方案,是我們的三大‘法寶’。”朱欽炳說,除了抗擊疫情,還有很多挑戰要一一應對,優化營商環境、加強價格監管、嚴守‘四大安全’、開展質量提升、落實長江禁漁,湖北市場監管人還有更多的責任,還需要更多的擔當,“營造安全穩定、繁榮有序的市場環境,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和高質量發展,我們一直在路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