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八屆“中國光谷”知識產權國際論壇現場。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 通訊員郭珍珍、董黎)11月11日,第十八屆“中國光谷”知識產權國際論壇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大會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和武漢市人民政府主辦,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湖北中心、湖北省知識產權局、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知識產權局)和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承辦,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知識產權局和武漢知識產權研究會具體協辦。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巡視員王冬峰在論壇上表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開展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勢在必行。知識產權與人類健康有著密切關系,通過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可以促進醫療行業創新發展,研發更多創新藥和精密醫療器械,提高救治能力和水平。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知識產權運用的決策部署,推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機制和服務體系建設,促進知識產權價值實現,先后開展了知識產權運營平臺建設、機構培育、基金引導和重點城市建設等工作,不斷拓展和深化知識產權金融服務,構建完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年1-10月份,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總金額1664億元,質押項目數8972項。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報告》顯示,中國在131個經濟體創新能力排名中位列第14位,連續兩年位居世界前15行列,在多個領域表現出領先優勢,是躋身綜合排名前30位的唯一中等收入經濟體。
武漢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方潔指出,知識產權已成為中國光谷和武漢的新引擎和產業創新發展的關鍵支撐。近年來,武漢市先后獲批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城市,武漢的發展地位進一步凸顯,創新優勢進一步激活。武漢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知識產權,深入開展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創建工作,穩步推進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創新發展能力,在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管理與服務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近年來,東湖高新區知識產權各項工作取得實效并獲得新的進展,營商環境不斷得到優化,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目前,東湖高新區專利申請以年均25%左右的速度增長,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達4000余件。2019年,東湖高新區專利申請量34317件,同比增長15.3%,專利授權量18383件,同比增長25.3%。2020年1-9月,東湖高新區專利申請量26543件,同比增長7.7%,專利授權量18400件,同比增長37.2%,今年受疫情影響,東湖高新區專利申請2月份下降近30%,3、4月份慢慢回升,5月專利申請率先轉正實現正增長,之后6、7、8、9月份實現爬坡式增長。長飛光纖等8家企業被評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蘭丁醫學等11家企業被評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楚天激光等35家企業被評為湖北省知識產權示范企業,3家企業獲中國專利金獎,60余家獲中國專利優秀獎。集聚各類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近300家,從業人員超4000人,其中8家品牌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服務范圍覆蓋了知識產權服務全鏈條。
本屆論壇以“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構建與知識產權發展”為主題,邀請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中國辦事處顧問鄧玉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原校長吳漢東等專家分別圍繞知識產權發表主題演講。
據悉,“中國光谷”知識產權國際論壇已連續舉辦了18屆,論壇每年圍繞當下的知識產權熱點問題展開研討,為國內外的專家學者、企業知識產權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平臺,對營造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氛圍、提高全市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及管理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