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伊始,新冠疫苗全民免費接種的好消息,驅散了凜冬的嚴寒。可相關謠言也隨之而起,出沒于微信朋友圈。
2月4日是第二十二個“世界癌癥日”。癌癥,目前已成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很多人把它當成“死亡”代名詞,不少癌癥患者更是病急亂投醫,導致一些對癌癥的認識誤區、抗癌“偏方”在民間流傳……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傳聞,是真是假?
農歷“牛年”現“無春”現象,不宜嫁娶?
真相:莫信!“無春年”是正常的歷法演變
2月3日,迎來2021年的“立春”節氣,2022年的“立春”節氣在2月4日,而即將到來的農歷辛丑年(俗稱“牛年”)從2021年2月12日開始到2022年1月31日結束,剛好避開了這兩個“立春日”,從而出現我國傳統歷法中的“無春”現象,這樣的年份也被稱為“無春年”。
農歷“無春年”是如何形成的呢?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科普專家林愿解釋說,這是農歷年長度有的年份短于、有的年份長于回歸年的緣故。
回歸年的長度為365.2422天,這就是相鄰兩個“立春”節氣之間的時間間隔。公歷年平均長度是365.2425天,與回歸年相差無幾,所以“立春”在公歷年中的日期基本固定,絕大多數年份為2月4日,個別年份為2月3日或2月5日。而農歷年情況就不一樣了,農歷無閏月的年份為353至355天,比回歸年少11天左右;有閏月的年份為383天至385天,比回歸年多19天左右。于是“立春”在農歷年中的位置呈現出4種情況:在年初;在年末;年初年末都有(俗稱“一年兩頭春”);年初年末均沒有(俗稱“無春”)。
“無春年”往往在民間被稱為“寡年”“啞年”“黑年”,關于它的說法也有很多種,其中最為普遍的一種是:“寡年無春,不宜結婚”。對此,林愿等天文科普專家明確表示,“無春年”是正常的歷法演變,與婚喪嫁娶、吉兇福禍毫無關系,公眾不要盲從,更不要相信這些迷信說法。
可短信預約接種新冠疫苗?
真相:純屬引導付費的詐騙信息
新冠疫苗全民免費接種的消息振奮人心,然而,以疫苗預約接種為誘餌,電信詐騙分子卻趁機設下新騙局。多地群眾近日收到署名為“疾管中心”的短信,稱“新冠疫苗可預約接種”并附上預約鏈接,引導居民點擊繳費。一時間,假借官方機構名義、時間有誤、網址不明的詐騙接種信息,開始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臺傳播。
對此,浙江紹興反虛假信息欺詐中心提示,短信內的網址鏈接帶有木馬病毒,公眾進入填寫身份證號、手機號、銀行卡等信息會被套取銀行卡驗證碼,從而導致賬戶內資金被盜。據悉,北京、四川、浙江等地疾控中心或公安機構,已經相繼發布緊急通報辟謠。
當前,全國新冠疫苗免費接種工作正在穩步推進。根據國家衛健委消息,截至2月3日24時,全國累計報告重點人群接種新冠病毒疫苗3123.6萬劑次(數據來源: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021年2月4日新聞發布會)。在此前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醫療保障局和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冠病毒疫苗為全民免費提供,接種費用將由醫保基金和國家財政共同負擔,居民個人不負擔費用。
疫苗接種工作與公眾健康息息相關,關系整個防控大局,誰先打、何時打、去哪打,應該嚴格依照國家部署。
喝茶可預防新冠肺炎?
真相:只是體外實驗,體內效果未被證實
繼吃蒜、喝酒預防新冠肺炎被辟謠后,上個月網上熱傳喝茶可預防新冠肺炎:90%的新冠病毒一分鐘就被茶水殺滅,99.9%的新冠病毒10分鐘就被茶水殺滅。相關文章還附上了一段廣東省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喬貴賓的短視頻來驗證此結論。
對此,喬貴賓站出來辟謠:“有的媒體把我講的內容掐頭去尾,只是留下了日本人研究的內容,就想說明茶水能殺滅新冠病毒,其實這是不現實的,這屬于謠言。”
事情源于去年11月30日,日本奈良縣立醫科大學發布文章,提及一項研究“不同茶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滅活效果”,文章結論強調,本次研究未能驗證可以通過喝茶達到預防感染新冠病毒的效果。
“‘茶水能殺滅新冠病毒’的研究是在試管內進行的,換句話說這只是一個體外實驗,當然不能直接推導出‘喝茶能殺滅新冠病毒’,后者已經是體內實驗結果了。”喬貴賓勸大家不要輕信這個謠言。
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鐘武指出,截至目前,沒有體外細胞水平上、動物體內實驗的抗病毒數據或臨床試驗數據以及劑量關系等完整的循證證據可以證明,光靠喝茶就能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大家仍需嚴格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感染新冠病毒可以治癌癥?懸!
前不久,《英國血液學雜志》報道了一名晚期癌癥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腫瘤消失的案例。專家認為,這個病例是個案,不具備臨床意義。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婦瘤科主任蔡紅兵教授的研究指出,有基礎疾病的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后死亡率更高,特別是血液腫瘤、肺癌的患者死亡率更高。面對新冠病毒,癌癥患者需要更加注意防范,想靠新冠來“以毒攻毒”實屬高危操作。
酸性體質易患癌?謠言!
專家表示,“酸堿體質”本身就是一個偽理論。人體內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新陳代謝,其中很多反應對酸堿度十分敏感,人體有一套強大、有效的調節系統,使pH值保持基本穩定,只會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波動。也就是說,人食用任何食物都不會改變人體的pH值,就算是喝醋也不會讓人體變得酸性更強,所以不存在酸性體質易患癌,這顯然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謠言。
吃抗癌食物能預防癌癥?難!
某些食物里確實含有一些抗癌成分,但是單純靠吃這種食物來抗癌不現實!
這些抗癌成分要起作用,要像制藥那樣濃縮幾萬倍,達到足夠的量才行。比如西蘭花一直有“抗癌明星”的稱號,但要想通過吃西蘭花達到抗癌的功效,必須每天吃5.4斤左右。這么個吃法,我們很可能會因為吃不下其他食物造成營養不均衡,反而不利于我們的健康。
喝養生酒、紅酒能預防癌癥?謠言!
任何度數、酒量的飲酒,都不能夠防癌,反而致癌。世衛組織已經將酒精飲料納入一級致癌物,也不建議將飲酒作為一種保健方式。WHO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 (IARC) 早在2010年就指出,攝入酒精類飲料會增加罹患肝癌、食道癌、乳腺癌等癌癥的風險。一直以來“適量飲酒有益健康”的說法都沒有足夠的科學依據,營養學界也倡導對健康最佳的選擇就是不喝酒。
喝量子原塑(礦物質飲液)能預防癌癥?假的!
所謂“量子產品”,很多都是商家夸大宣傳,和食物、飲料沒有任何關系。“量子原塑(礦物質飲液)可以增加體內的微量元素,防治癌癥、糖尿病、高血壓、皮膚病等多種疾病”無從考證,因為目前量子技術基本都還在實驗階段,距離實用化還有一定的距離。目前并沒有真正成熟的“量子”產品進入市場,所謂的“量子原塑”并不存在。
癌癥會傳染?錯!
專家表示,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例癌癥傳染的臨床報道。而實踐中,腫瘤醫院里長期與癌癥患者接觸的醫生和護士,癌癥發病率并不比一般人高。因此,可以確定癌癥不會通過親吻、接觸、性、共用餐具等日常的生活方式進行傳染。但導致癌癥發生的病毒和細菌會傳染,特別是家庭成員間因為長期生活,可能會被同一致癌因素或誘因影響導致“家庭癌”的發生。
癌癥就是不治之癥?可防可治!
“癌癥=死亡”早已是過去時,大多數早期癌癥治愈率能達到90%以上,甚至部分晚期癌癥也可治愈,比如晚期淋巴瘤和睪丸癌的治療效果就不錯。醫學上認為,惡性腫瘤患者經治療后,五年內不復發就等同于痊愈。因為如果惡性腫瘤細胞沒有被消滅干凈,轉移和復發大多發生在治療后三年內。
少吃飯能“餓死”腫瘤?謬誤!
腫瘤細胞相對于正常細胞能夠攝取更多葡萄糖和其他營養物質。癌癥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癌癥患者需要更多的營養物質滿足身體所需,抵抗疾病,節食不但不會餓死癌細胞,反而會讓患者身體營養狀況惡化,抵抗力下降,不利于抗癌治療。
癌癥雖然可怕,但并非所有的癌癥都是不治之癥。癌癥患者務必在正規醫院進行治療,并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科學防治癌癥,切勿信謠傳謠,反而耽誤治療。
綜合新華社、人民網、科技日報、健康時報、北京青年報等報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