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護工人前往易垮塌山石處理高危邊坡。通訊員 供圖

畢松與養護工人一起清理被大雨淋垮的淤泥。通訊員 供圖

養護人員爬上易垮塌山石上人工手刨,處理高危邊坡。通訊員 供圖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 記者趙秀琳 通訊員 楊麗芳、喻小、劉琳)湖北恩施咸豐縣活龍坪鄉距離縣城89公里,山高路遠,被稱為“咸豐的西伯利亞”。大活線是咸豐縣活龍坪鄉通往縣城唯一出山公路。
畢松一家三口和他嬸嬸是咸豐公路局的養護工人,他們一家就住在大活線K46公里處,管養著大活線K20至K57共25公里路段,其中大喜場地段是整個大活線海拔最高、彎道最急的路段,他們一干就是15年。
15年里,無論是酷暑還是嚴冬,畢松一家人任勞任怨,克服各種困難養好每一段道路,把最美好的青春都奉獻給了公路事業。
服從工作安排 始終奮戰在應急搶險一線
險情就是命令,每逢應急搶險任務,畢松始終服從工作安排,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畢松負責的6公里路段,雨季經常塌方。為確保道路暢通,他每天早晨都要疏通養護路段的涵洞水溝,清理被大雨淋垮的淤泥,經常在養護應急中心裝載機的協助下,連夜搶出便道。
2020年4月22日,正在吃午飯的畢松接到搶險通知后,立即放下碗筷,冒雨來到搶險現場,與同事們商量如何盡快搶通公路。受大雨影響,倒塌的樹木要人工清理,他雙腿和手臂被劃破多處,經過幾小時與協同應急搶險的機械排險,坍塌的障礙物被清理完成,公路被搶通,他和同事們全成了泥人,過往的司機都豎起大拇指感動地說:“辛苦你們了,養護工人,真了不起!”
畢松心中,“搶險”就是命令,記不清多少次,他主動放棄休息日,在大風大雨時,奮戰在養護應急搶險戰線上。
X030K47+020路段屬于高危邊坡,一下雨就經常垮塌,甚至導致交通中斷。經常滾落飛石,天氣久晴也經常掉落石頭。
2018年9月30日,恩施州公路局組織養護人員和應急機械前去處理高危邊坡。畢松接到通知后,立即組織養護工人和工具到達現場。由于現場地勢險要,機械夠不到危巖邊坡,需要養護工人爬到邊坡上方,用繩子下放工人到易垮塌山石上,人工手刨,用鋼釬掇落石塊,慢慢端掉危險山石。因為有一定危險,畢松自告奮勇,申請前往邊坡上方,采取人工手刨,經過大半天的人工加機械的奮戰,終于排掉了險情,畢松才回家休息。
每年冬季下雪,畢松一家人都面臨著道路掃雪除冰工作,尤其是大活線K44—K57路段,畢松一家人總是在天還沒亮就出門,確保天亮之時車輛通行順暢。
2019年12月29日,這一天特別冷,畢松根據經驗判斷,大喜場路段彎急路滑,肯定會結冰影響交通,必須在半夜前再拋灑一次融雪劑。
19時左右,畢松召集大活線的養護工人驅車趕到大喜場路段,及時掃雪防滑,拋撒融雪劑。正在此時,K53公里處有一輛小車側滑到邊溝,無法移動,畢松立即上前詢問,帶領著其他人員一同幫助司機將車順利推上道路。“不用謝,保障公路暢通,是我們的職責!”過往司機連聲感謝時,他們一點也不覺得累。
15年如一日的堅守 把家變成情暖路人的驛站
大雪封山,應急搶險,畢松家是路人和搶險人員溫暖的驛站。
2018年臘月25日下午,一位開車回活龍坪鄉過年的務工人員,途經大活線茅壩路段時,因路面結冰封路禁止通行,筋疲力盡,情緒異常激動。畢松夫婦見狀主動邀請他進屋休息,并盛情挽留司機吃飯留宿,勸說其次日解封后再離開。
好客的畢家人,只要有客人到屋,總是熱情地端茶遞水,準備土臘肉和自家種的菜端上桌。一年夏天,畢松的妻子去地里摘了一天的茶葉后,右腿膝蓋就疼痛紅腫起來,走路都成了問題,經過幾個月的治療依然沒有大的好轉,拖著一瘸一拐的病腿在廚房忙上忙下,客人看著都心疼。
10年來,40多名司乘留宿在畢松家,360多名歸家心切的司乘和應急搶險人員在他家吃過飯。這期間,生活物資本不充裕的畢松一家人從來沒有抱怨,溫暖著一個又一個歸家心切的路人和搶險護路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