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們的五官中
耳朵很容易被忽視
我們常常忘記它的存在
然而
當你的聽力受到損傷
聽障帶來的各種煩惱就會來了

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
“人人享有聽力健康”
讓我們一起遠離不良習慣
Get保護聽力的正確姿勢

經常戴耳機聽音樂?這個聽力“殺手”有點狠!
正常人接觸高于85分貝噪聲,耳朵的聽覺細胞就會受到損傷;當超過100分貝時,就可能造成不可恢復的聽力損傷。在同等分貝的情況下,使用耳機聽音樂,會比外界傳入的聲音對聽力損傷更大。人們戴上耳機后,高音量的音頻聲壓直接進入耳內,集中傳遞到很薄的耳膜上。時間一長,易引起耳鳴、失眠、頭痛、耳悶脹感以及漸進性聽力減退。
Tips:使用耳機時,應遵循“3個60”原則:每次使用耳機不超過60分鐘;聲音的大小不超過最大音量的60%;當外界環境聲音超過60分貝時,盡量不使用耳機。此外,可以借助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序,監控安全聽力水平。
長期熬夜失眠精神緊張?小心突發性耳聾!
突發性耳聾又稱特發性突發性耳聾,是指72小時內不明原因的突發性聽力喪失。臨床研究發現,突發性耳聾的發病與心理因素、內耳血管疾病、病毒感染等因素密切相關。一般認為精神緊張、情緒波動、睡眠障礙、生活不規律等,可能是突發性耳聾的主要誘因。如果患者伴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突發性耳聾的概率會相對增加。
Tips:日常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生活規律、多運動。耳朵聽力如若出現問題應及早就醫,否則不僅聽力損失難以恢復,還可能繼續惡化,發展為重度聽力損失或耳聾。
耳朵癢就掏耳朵?趕緊住手吧!
人體外耳道皮膚非常脆弱敏感,和軟骨膜連接很緊密,皮下組織少,血液循環差,掏耳的時候用力不當或使用尖銳物體掏耳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導致外耳道發炎、潰爛。有的人掏耳用力過猛甚至可能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從而影響聽力,嚴重者甚至可能引起耳聾。
Tips:耳屎一般會隨著說話、打哈欠等顳下頜關節的運動自動排出,一般而言,大部分人不需要專門掏耳屎。如果需要清理耳道,應用生產合格的棉簽輕輕清潔外耳道,且頻率不可過高,若出現感染、耳鳴、耳悶等不良反應要及時到醫院進行就診。

保護聽力你需要知道的事:
1.耳朵進水怎么辦?
游泳或洗澡、洗頭時耳內進水,水不容易自行流出來,會誘發急性外耳道炎,若治療不及時則會導致聽力下降。一旦外耳道內進水,可通過單腳墊腳蹦跳的運動讓水流出來,或用棉簽將水吸出,用電吹風把耳內的水蒸發出來。
2.遠離噪音傷害
避免長時間接觸車間噪音、裝修噪音和KTV噪音等高分貝噪音。遠離爆竹聲、爆炸聲和重金屬搖滾樂等刺激性音源。嘈雜的環境中應佩戴使用降噪耳機、隔音耳套、耳塞等護住耳朵。
3.預防臨近器官感染
一旦患有中耳炎、麻疹、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要及時治療,保護耳朵健康。此外,兒童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而且兒童淋巴組織較為豐富,導致聽力障礙的比例比正常成年人要高。防兒童感冒、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這些常見疾病,對保護聽力較為重要。
4.謹防藥物性耳聾
耳蝸中有一種毛細胞,起到將聲波轉化為電信號的作用,這些毛細胞非常嬌弱,許多藥物對它們都會造成傷害,像氨基糖甙類消炎藥就會損傷毛細胞,服用這類藥物應慎之又慎。
5.良好的生活習慣
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合理飲食,少甜少咸、戒煙限酒,增強運動、釋放壓力,保持良好的心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