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香港7月2日電 題: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見聞:沒想到 很自豪 學奉獻
中新社記者 索有為
7月2日中午的香港會展中心3樓,依然人來人往,有父母帶著孩子的,也有奶奶帶著孫子的,還有一人獨自前來的,他們共同的去處是——“時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
包括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月壤入港等在內的“時代精神耀香江”系列活動,6月23日起在香港舉行。在航天科學家離港后,前往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參觀的市民仍然絡繹不絕。
展館左側一角排起了長龍,那是市民們欲爭相一睹月壤的“真容”,當天入場觀看月壤的輪候時間約為15分鐘,但入場后能夠近觀和拍照的時間只有兩分鐘左右。記者注意到,一名拿著單反相機的中年男子拍照后被現場工作人員引導離場,但他馬上又重新回到排隊區輪候。他再次拍完月壤后對中新社記者說:“國家的航天成就讓我引以為豪,那些科學家為了航天事業付出的太多了。”
他的妻子梁女士接過話來說:“看了展覽知道我們國家100年走過來很不容易,在不同領域都發展得很好,我們以前都沒想到,也沒有留意到,原來我們中國人在這么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我真的很感動,尤其是我們很多的科學家在幾十年前國家條件不是太好的情況下,放棄優越的生活也要回到祖國,這種情懷是很高尚的。”
一位穿著粉紅色裙子的小女孩在介紹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展板前駐足良久、認真觀看。她告訴記者,整個展覽最吸引她的并不是月壤,而是介紹科技研發的這一部分內容。“我女兒平時最喜歡看中國歷史和科技方面的書,在家里看電視時看到升國旗都要肅立的,別看她才三年級,很愛國的。”小女孩的媽媽林女士笑著對記者說:“其實我帶她來看展覽,一方面想讓她了解到祖國的進步和強大,更希望她長大后能夠有服務社會和國家的奉獻精神,人是不能夠太只考慮自己的。”
一名年輕的母親帶著3歲左右的孩子,一邊看一邊講。“我自己看了展覽都很受教育,科學家們的愛國情懷,還有他們在艱苦條件下的奉獻精神讓我很感慨,但小朋友們在現實生活中是感受不到過往的艱辛的,我就經常給他講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以前經歷過什么事情,告訴他祖國真的很好。這個展覽我想他會有印象,他長大后會以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手模”展示,引起了一名簡姓小朋友的注意,他的奶奶在旁邊給他講起袁隆平、屠呦呦、鐘南山的貢獻。小朋友聽后說:“這些科學家好偉大。”
“展覽讓我看到的不僅是國家科技的飛躍,更有對民族精神和愛國意識的深切感受。作為青年,我們不僅要腳踏實地,也要時常仰望星空。”前來觀展的香港湖南青年會執行會長孫秀祖說:“希望展覽能讓更多香港青年充分了解祖國航天科技的驕人成就,感悟科學家們胸懷祖國、勇于創新的精神。”
“昨天是中共建黨百年和香港回歸24周年,我們聯合香港7個青年社團組織快閃活動,并喊出了一個口號:一百年、正青春,新香港、再啟航!希望香港青年攜起手來,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香港繁榮穩定奉獻青春力量。”孫秀祖說。(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