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一百多年前,革命先驅李大釗向青年發出“青春中華”理想的召喚。此后,五四運動猶如一場浩蕩春潮,激發了人們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偉大覺醒。
青春不僅是一個年齡階段,更是一個精神境界。正是青春有關的話語,激勵著當時的青年們追求真理與夢想,實現了中華民族的一次偉大覺醒,推動著陳喬年、陳延年、趙世炎等年輕的共產黨員走在了時代的前列。在追求信仰的道路上,無數青年將“小我”融入國家發展的“大我”之中,開啟了中國的壯麗征程。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從“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低頭”的呼號,到“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的吶喊,到“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號召,再到“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中國青年以實際行動,展示出了青年一代有遠大理想抱負、深厚家國情懷、偉大創造力,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青年始終肩負著國家繁榮發展的歷史重擔。
時間淬煉信仰,歲月書寫榮光。隨著《覺醒年代》的開播,我們看到了一場跨越世紀的青年對白,“延喬路的盡頭是繁華大道,你看到了嗎?”“感謝你披荊斬棘給我們帶來的幸福!”陳延年、陳喬年、趙世炎等烈士墓前,擺滿了年輕人留下的鮮花和卡片。青年的意志代代傳承,讓愛黨愛國的內在基因,在接續奮斗中創造出不凡的偉業。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時間或許會流逝,但精神卻能得到傳承。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亦或是未來。那種“舍我其誰”的擔當,我們依舊能在年輕人身上看到。大家一定還記得,數九寒天里,一群人推著一輛裝滿貨物的三輪車艱難前行。這是今年年初抗擊疫情時,大連海洋大學組成的“青年抗疫突擊隊”。在這個被網友們稱為“移動的雕塑”的群體之中,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19歲,其中有4名共產黨員。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沒有經歷過生死考驗,沒有經歷過槍林彈雨。但是,在他們身上,我們依舊能夠看到“青春”的力量。在風雪之中“身似山河挺脊梁”,這正是當代青年應有的模樣。
在疫情防控一線,他們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舍生忘死,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責任;在脫貧攻堅戰場,他們傾情投入、奉獻自我,黃文秀、張小娟、樊貞子等一批青春身影永遠定格在了扶貧一線;在科技創新前沿,他們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值得托付。
接續奮斗青春可鑒。銘記青年之責任,才能走好未來的每一步。當前,我們依舊需要接續奮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斷前進。這就需要廣大青年以夢為馬、不負韶華,以“永遠奮斗”“永遠年輕”的赤子情懷,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華彩篇章!
來源:中安在線 作者:劉頌寒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