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7月3日電 (記者 蔡敏婕)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2日發布消息稱,智能咽拭子機器人可滿足核酸規模化采集需要。
咽拭子是目前診斷新冠病毒感染最主要的采樣方法。咽拭子操作過程中醫務人員須與患者近距離接觸,患者咳嗽、用力呼吸等可產生大量飛沫或氣溶膠,具有較高交叉感染的風險。而且,采集咽拭子過程,因醫務人員水平的差異、咽拭子采集操作的不規范,導致拭子質量有差異,容易出現假陰性。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團隊與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聯合發起的第一代智能化咽拭子采樣機器人系統研發完成。今年繼續推出第二代智能咽拭子機器人“靈采2號”。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的消息稱,第二代機器人通過了實戰考驗,可滿足規模化采集需要。
據介紹,第二代智能咽拭子采集機器人,面向智能化大規模采集的需求,具有可以實現遠程的半自動操作、降低醫患交叉風險的特點。同時,機器人采集能控制拭子采集力度與位置,統一采集的質量,并能通過更小的采集力度和最優的采集軌跡,減少被采集者的不良反應。
據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發布的消息介紹,今年6月30日,“靈采2號”應用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核酸大規模的采集,因操作過程規范、安全、便捷,而且采集舒適度良好、采樣時間迅速,獲得認同。(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