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在線特約評論員 章玉政
(青年學者、著名媒體評論員)
合肥的延喬路火了!一條并不起眼的城市道路,由于命名與皖籍革命烈士陳延年、陳喬年有關,成了一條“網紅路”。7月1日這天,正值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典之際,許多合肥市民自發前往延喬路獻花、留言,用樸素而真摯的情感表達對于革命先驅者們的敬意,這一幕幕感人的場景在朋友圈里被無數人轉發、點贊。(點擊藍字查看此前報道)
毋庸諱言,延喬路一再被刷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電視劇《覺醒年代》的傳播效應。這一對革命兄弟,為了堅定的理想,為了國家的命運,義無反顧,慷慨赴死。電視屏幕上,兩人奔赴刑場前的回眸一笑,令無數人淚崩。
此劇熱播帶來的一個顯著效應就是引發了更多的人去關注那一段壯懷激烈、風起云涌的歷史,去關注革命先烈們為了革命事業而舍生忘死的英雄故事。延喬路的意外刷屏、七一當天市民的自發獻花,可算得上是劇情傳播的“長尾效應”使然。
一部劇“帶紅”了一條路,乍看上去有些偶然,但仔細想一想,其背后卻有著一種必然的深層邏輯:主旋律并不意味板著面孔,正能量并不意味高高在上。很多人之所以喜歡《覺醒年代》,樂于成為這部劇乃至這段歷史的“自來水”,就在于這部劇接地氣、有情懷、有力量,劇中的人物鮮活而真實,富于青春的感召力,迥異于以往一些空泛說教的套路劇情。而那些絡繹不絕奔向合肥延喬路獻花、留言的人們,不過是借著身邊這條道路命名的歷史意蘊,去表達內心對于英雄、對于青春的致敬與歌贊。
尤其令人欣慰的是,從媒體的有關報道中,我們還看到了致敬現場很多年輕人的身影:一位大二女生因為看了《覺醒年代》,被陳延年、陳喬年的革命事跡深深打動,一大早就騎車趕過去獻花;一位剛剛畢業的大四學生由于無法親赴現場,專門委托自己的母親前往現場致意;而更多的青少年則在父母的帶領下,神情莊重地獻上少先隊禮……或許,在一些人的印象中,90后、00后似乎更愿意沉醉于網絡、游戲、明星,而延喬路上的種種場景卻提醒我們:家國天下、理想情懷是埋藏于許多人內心深處的青春信仰,一旦遇到合適時機,必定會噴涌而出。
精神之火需要傳遞,紅色基因需要賡續。我們常說,一個時代、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不能沒有英雄,更不能沒有崇尚英雄的傳統,“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崇尚英雄、爭做英雄的中堅力量,關鍵還在于我們的主旋律創作、正能量傳播乃至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景設置,是否真正激活了人們內心積蓄著的能量,是否真正做到了“飛入尋常百姓家”?
延喬路只不過是一條普通的城市道路,或許無法更多承載人們追緬革命先烈的功能訴求,但我們又不能簡單將人們自發的獻花、留言等行為僅僅看成是一種蹭熱點、趕時髦的“打卡”,而更應看到這背后所蘊含著的對于精神之火的一種傳遞、對于紅色基因的一種賡續。從這里出發,我們或許能找到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的更好路徑,促動更多的人崇尚英雄、學習英雄、爭做英雄。
“這盛世,如你們所愿。”延喬路上的市民留言中,這句話被頻頻提及。這是向英雄致敬,更是向自我承諾。青春與信仰,在這里完成歷史的無縫交接。這,恐怕才是延喬路刷屏的內在價值。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