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邏國際港水鐵聯運項目開港。記者 趙秀琳 攝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趙秀琳 通訊員黃樹、劉崢輝)8月1日9時30分,當中歐班列緩緩駛入陽邏國際港水鐵聯運碼頭,無人駕駛運輸車將集裝箱由鐵路區運往港口碼頭進行裝卸,標志著由中交二航局參建的武漢中遠海運陽邏國際港水鐵聯運港口順利開港運營,真正打通了武漢陽邏國際港水鐵聯運的“最后一公里”。
自此,一條江海直達對接中歐班列、橫跨東亞—中亞—歐洲的國際物流新通道形成。
中交二航局參建的武漢中遠海運陽邏國際港水鐵聯運港口位于武漢市新洲區陽邏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包括碼頭作業區、鐵路站區、附屬作業區三大部分。其中,碼頭作業區建成4個集裝箱泊位,可靠泊作業“1140”船型,預計年吞吐量可達100萬標箱;鐵路站區建成1束1050米鐵路裝卸線,實現整列到發,年集裝箱水鐵聯運作業可達50萬標箱;附屬作業區為水鐵聯運工程提供拆裝箱、洗修箱、空箱堆存等配套增值物流服務。項目同步加入“5G+”等智慧元素,將建成我國第一個鐵路裝卸自動化碼頭。
該項目于2020年8月開工,2021年8月1日實現開港運營,項目的建設使用將打通鐵路和水路運輸間“最后一公里”,強化陽邏港物流樞紐功能,提升中歐班列輻射力,助推武漢從“九省通衢”升級為“九州通衢”,讓武漢和湖北在服務“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
據了解,中交二航局主要負責項目鐵路站區、碼頭堆場及附屬作業區的建設。該局充分調動全員積極性,在短短八個月內完成了包括場地鋪砌、地基處理、高架棧橋、陸域堆場軌道、陸域形成等分項工程在內的29萬平方米的鐵路堆場和碼頭堆場施工任務,確保了項目試運行目標順利達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