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獻血車第四次開進同一小區 連續兩周組織社區居民獻血
緩解江城用血緊張 “熱血團長”再出發

“熱血團長”蔡亞東(左)向社區居民宣傳無償獻血知識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晏雯 通訊員 肖莉嬌
8月15日、21日,“熱血團長”蔡亞東連續兩個周末組織社區居民獻血,85人共獻血25600毫升;8月18日、19日,在“熱血團長”胡利坤的聯系下,獻血車第四次開進同一小區,35人共獻血12400毫升;8月18日,在“熱血團長”馬鯤鵬的發起下,獻血車開進盤龍城萬達廣場,27人共獻血9200毫升……
眼下是獻血淡季,又是疫情防控期,醫院的臨床用血日趨緊張。幸好自去年疫情以來,武漢涌現出不少“熱血團長”。據統計,僅8月13日-20日,社區團體獻血占武漢總獻血量30%,很大程度緩解了臨床用血的緊張程度。
獻血淡季,江城再現社區組團獻血忙
8月21日,“明澤第六區志愿服務隊”發起人蔡亞東,組織居民無償獻血。一周前,在自己的工作單位愛家物業,他也組織了一場社區團體獻血,64位居民及志愿者當天共獻血17600毫升。
“我們希望做孩子的榜樣,下次還要帶孩子來參加無償獻血。”明澤第六區居民魯紅霞說。21日,她和丈夫馬傲艮第二次參與社區團體獻血,共獻血700毫升。
18日、19日,武漢血液中心的獻血車兩次停在陽邏開發區保利圓夢城小區廣場。自去年4月以來,該小區四次組團獻血,123人次共獻血35200毫升。這離不開“熱血團長”胡利坤的組織和付出,當天他帶頭獻出了自己的第3個400毫升熱血。
18日,在“熱血團長”馬鯤鵬的發起下,獻血車開進盤龍城萬達廣場。這位80后退伍軍人第一個走上獻血車,獻出400毫升熱血。當天獻血的,除了周邊社區居民,還有多位外賣小哥、出租車司機。一位外賣小哥說:“沒多想,看到獻血車就上了,覺得這是件能幫助人的好事。”
榜樣帶動,愛心獻血者成“熱血團長”
31歲的蔡亞東是一名固定獻血者。“2009年12月31日,我第一次無償獻血。當時我19歲。”蔡亞東告訴極目新聞記者。12年來,無論是讀書、參軍還是工作,獻血已經成了他的習慣。目前,他已經獻血35次,累計捐獻全血3800毫升、成分血27.5個治療量。
“我一個人的血液是有限的。要緩解臨床用血緊張局面,必須要有更多熱血人士站出來。”蔡亞東說。去年疫情期間,武漢出現了“社區拼團”“上門服務”獻血模式,效果很好。蔡亞東受到啟發,轉型成為積極組織社區居民團體獻血的“熱血團長”。
“熱血團長”汪向松也是一位固定獻血者,他目前共獻血70余次,先后多次榮獲全國愛心獻血獎項。他不僅是獻血達人,還是運動達人。去年疫情期間,他第一次參與團體獻血。今年以來,得知武漢臨床用血緊張,他多次在自己的跑團群以及平時活躍的騎行群、游泳群等,發布獻血車即將開到漢南武商的信息,得到了不少公益獻血者的積極響應。
公益達人,堅守無私奉獻的初心底色
“我不是很會說話。反正做的事情就擺在這里,大家看得到。”“熱血團長”胡利坤說。從去年4月至今,他發起組團獻血8次,總獻血量近10萬毫升。
胡利坤是個不折不扣的公益達人,做志愿者、為災區捐款,他都熱心參與。去年疫情期間,他是所在小區的志愿者,主要負責居民的物資采購、免費理發等志愿服務。
“伸出手臂,就能做一次公益,還能挽救生命。”“熱血團長”馬鯤鵬說,去年疫情期間,他找到了讓自己的公益之心得到最大程度釋放的途徑——組團獻血,“只要有需要,我們的‘愛心組團’就不會停歇。希望更多愛心人士加入獻血隊伍,一起為武漢這座英雄城市出一份力。”
武漢血液中心招募科主任王麗介紹,目前武漢活躍著30多位“熱血團長”。他們除了帶頭獻血,還積極宣傳無償獻血。社區團體獻血大大緩解了武漢的臨床用血緊張程度,僅8月13日-20日,社區團體獻血占武漢總獻血量30%。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