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相關部門發布《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要求推行網絡游戲實名制并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時長。從去年開始,不少游戲平臺正式推出防沉迷系統,未成年人玩游戲法定節假日每日累計不得超過3小時,其他時間每日累計不得超過1.5小時。
不過,記者調查發現,目前網上活躍著大量游戲賬號出租平臺,一小時一塊多錢就可以直接登錄游戲,打游戲可以不限時。這是怎么回事?筑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防火墻”,我們還需要做哪些努力?
收號販子聯系玩家收游戲賬號
每小時2元一九分成
今年六月,一個收號的販子聯系上了江蘇的游戲玩家王科(化名),提出以一九分成的方式,勸說王科將自己的游戲賬號放在游戲租號平臺上。王科說:“租號平臺有專門的管理人員管理這些賬號的收號、租號業務,然后跟擁有賬號的人(聯系)。比如,他跟我(說),他來管理我的賬號,上架、下架、更改我的游戲賬號密碼,他跟我一九分成,游戲賬號一個小時兩塊錢,我就得一塊八,他得兩毛,一個月一結。”
每位游戲玩家要進入一個游戲,必須要輸入賬號、密碼,當玩家希望實現自己賬號所不具備的功能時,“租號”就出現了。王科說:“各個游戲的區服是不同的,都需要一個賬號,但是自己每個區服的賬號都玩會特別累,他還不如去租一個相應的賬號。特別像《英雄聯盟》,這個游戲是分段位的,兩個段位相差過大的人是不可以在一起玩的,如果沒有相應的賬號,他們就去租號平臺租號來使用。”

(平臺收號販子聯系收號)
目前,我國的游戲賬號需要實名注冊,實名最重要的意義在于控制未成年人玩游戲的時長。四川成都的一位游戲玩家阿智說:“實名認證需要有身份證號,就能知道你是未成年人還是成年人,就不能沒完沒了地玩。”
以騰訊的實名認證和健康系統為例,未滿18周歲的用戶都受到防沉迷系統的限制;成年以后,解除防沉迷限制。然而,在“租號”行為出現之后,防沉迷系統變得不再那么有效。阿智說:“租一個不是未成年的賬號玩,上號的時候只需要賬號密碼,不需要身份證。有時候是一個二維碼,掃一下就登上去了,賬號密碼都可以不用了。”

(應用商店里的租號App)
租號平臺規避實名認證
游戲時長不受限制
王科告訴記者,在手機應用商店及網頁中搜索“租號”,至少有幾十個不同的平臺,主流電腦端游戲、手機游戲的賬號都可以在這些平臺上租到。“網上也有特別多租號的渠道,它有大量的App和平臺,在應用商城里搜租號,至少有三四十個租號的App,還有網吧,甚至有很多游戲群,還有直播有大量的主播接這樣的廣告,幫這些租號平臺打廣告。”王科說。

(租號成功)
記者任意下載了一個租號App,在這一平臺上,以《王者榮耀》游戲賬號為例,較高級別的V7賬號玩一個小時只需要1.4元,兩個小時起租。盡管在確定購買時,一些平臺需要輸入姓名及身份證號以確定不是未成年玩家,但記者隨意輸入了一個非本人身份證號,順利通過了驗證,支付了2.8元,頁面就顯示“進入游戲”通道,點擊后手機直接打開游戲界面,無需任何輸入賬號和密碼的操作,就出現了游戲人物,用戶可以直接玩兩個小時的游戲。在這些平臺上,只要花錢租號,游戲時間可以不受限制。
當然,一些情況下,用租來的賬號打游戲會需要輸入手機驗證碼或者進行人臉識別,王科說,這些在租號時,平臺都會提出要求,“端游強制你改密碼就會給你發消息,如果你回復不及時,他就會暫時把游戲號先下架掉,然后你密碼改好之后,他再把后臺的密碼改一下,然后再上架。”

(主流游戲賬號均可出租)

(租號界面)
因無法得知自己的賬號會被出租給怎樣的用戶,王科拒絕了租號,但在網絡上,非法牟利的行為仍有不少。
有媒體報道,一些黑產人士用軟件替未成年人破解網游防沉迷系統中的人臉識別——技術上如何實現,這些售賣系統、有償破解的從業者諱莫如深;另有一些人假借破解網游防沉迷系統名義,騙取未成年人錢財。廣東中山的一位未成年用戶小郭就因此被騙了不少錢,他說:“一天就只能打三把。我一開始不信他把我刪了,我又加回他,問是不是要提供身份證號,QQ賬號密碼我也給他了,微信賬號密碼、手機號碼都給他了,從我的微信騙了2700元。”
如何建立有效的網游防沉迷系統?
專家建議登錄時進行動態實時身份驗證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亞太網絡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劉德良認為,要將游戲賬號出租問題與未成年人保護、游戲市場的秩序管理結合起來,綜合管理。劉德良說:“對整個網絡游戲的監管,包括游戲賬號的出租交易、未成年人沉迷乃至成年人防沉迷,要放在這樣的一個高度上界定。因為我們國家剛剛通過的(新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游戲運營商應當采取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應該建立怎么樣有效的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我覺得從賬號的注冊到每一次登錄和登錄時段的長短進行遠程動態的實時身份驗證。”

(資料圖)
另有法律專家認為,盡管目前法律要求,未成年人在登錄網絡游戲、網絡直播、網絡音視頻、網絡社交等平臺時應當受到相應的時間、權限、消費等方面的限制。但在具體操作細節上,應進一步統一防沉迷系統的強制標準。
不久前的騰訊控股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2021年7月,平均每天有1360萬未成年人賬號因觸發1.5小時游戲限制而被系統強制“踢”下線;平均每天有825萬個賬號在登錄環節、4.9萬個賬號在支付環節觸發了人臉識別驗證;其中因拒絕或未通過驗證的,登錄環節有92.4%的賬號被納入防沉迷監管。而這背后,成千上萬的出租賬號,如何能有效管理起來,亟需多方合力,采取更多更有效協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