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東山(左)回村看望老人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高偉 通訊員 夏峻
從小工做起,啃過饅頭,睡過馬路,受過欺騙,遇過搶劫……1987年,25歲的公安縣農村青年陳東山背井離鄉,南下深圳,歷經艱辛拼搏,創辦的公司已發展成為深圳一家大型現代科技企業,從“負翁”變富翁。10月17日,陳東山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改變我命運的是善良,是一個個幫助過我的貴人。這些好人善行已在我的心中生根發芽,也讓我有了自己去做好事善事的想法。”
二十年來,陳東山始終信奉“日行一善”人生信條,累計捐款捐物近3000萬元,受益群眾達16萬余人。
修建碼頭解決村民出行難
10月15日,在公安縣藕池鎮六合垸村東山渡船上,開船的李師傅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在虎渡河上開渡船有40年了。
“六合垸村四面環水,四周被虎渡河包圍,一直以來村民出行都要依靠渡船,過去到碼頭是泥巴路,出行不方便。”六合垸村村支部書記介紹,2003年,致富的陳東山拿出200萬元重新修建了船埠碼頭,并修建環村水泥公路。
“他為家鄉做了好多好事!”李師傅感激地說,船埠碼頭的修建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條件,保障了全村學生上學回家的安全。
由于六合垸村的特殊地形,遇到特別年份防汛形勢嚴峻,陳東山都會第一時間關注家鄉的安危,捐錢捐物用來防汛。疫情期間,遠在深圳的陳東山緊急采購大量防疫物資送回家鄉,并第一時間捐款100萬元,支持家鄉抗疫工作。
近年來,陳東山先后在公安縣藕池鎮、楊家廠鎮、夾竹園鎮、章田寺鄉及松滋市等地捐資修建福利院,讓孤寡老人老有所依,困境兒童有家可護。
帶著愛心團隊助學圓夢
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陳東山想帶動更多人投身慈善事業。
去年6月27日,陳東山在家鄉發起成立了“公安縣日行一善陳東山基金會”,這是荊州市第一個以個人名義命名的愛心公益組織。
“寒門學子小曹高考652分,考取了武漢大學,卻因家庭困難為學費堪憂。”去年7月,一則新聞引發了陳東山扶貧助學的思考。
陳東山指派基金會秘書長楊蓉和志愿者走進公安縣一中了解情況。小曹前往武漢大學報到時,楊蓉帶著志愿者專門為他送行助力,給他自信的力量。
從公安縣一中考入大學的另一名學生小吳最近激動地寫出了心里的感激:“親愛的東山伯伯:我是一名您曾經資助過的學生,踏入大學校門是我的夢想,前行的路上慶幸的是有善良的您們……”
“希望孩子們知恩感恩,傳遞愛的正能量。”陳東山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一年來,基金會助學圓夢項目共資助貧困學生30余人,獎勵、資助金額累計達20余萬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