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米,是我們日常主食之一。無論是什么好菜,都可以配上一碗香噴噴的大米飯。
但在蒸米飯之前,很多人都碰到過這樣的情況:當把裝米的桶或者米袋密封好后,過一段時間打開一看,里面會“憑空”出現很多小蟲子。
有人就納悶了,明明密封得很好,怎么還會有蟲子呢?它們打哪兒來的呢?我們帶著這些疑問接著往下看!

原來,這些蟲子叫米象,生長期間會經歷四個階段:蟲卵-幼蟲-蛹-成蟲。如果米桶或米袋密封性特別好的話,它們肯定不是在密封之后進去的,而是在密封之前就已經潛入里面了。
當大米還是水稻長在地里的時候,米蟲就咬開稻谷把卵產在里面,然后吐出分泌物把洞堵上,這樣人類就很難發現。即使在把水稻加工成大米的過程中,成蟲死了,蟲卵還會在米粒中。另外,大米在搬運過程中,也有可能沾上蟲卵哦。
這下,大家明白了嗎?

作者:科普中國
本文摘自“新華網”微信公眾號,2021年10月25日
免責聲明:上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本平臺予以轉載并不代表認同其觀點和立場
監制:關明輝
審核:任憶
新華社客戶端新知平臺歡迎優質深閱讀內容創作者參與平臺內容建設
編輯部聯系方式:010-88053802 13001927217 13581998365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