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向梓維) 今年以來,咸豐縣稅務局從滿足納稅人需求出發,堅持破立結合,率先推進征管轉方式改革;用好惠企利民政策,助企紓難解困增活力;貼近基層,做優為民服務辦實事品牌,贏得了地方黨委、政府和社會的廣泛肯定。
“破”字當頭,化解疑難雜癥
山大人稀的咸豐縣,隨著稅收征管體制改革的全面推進,面臨著城區和農村在征管力量上不匹配的頑癥痼疾。
迎著改革大勢與縣情局勢,咸豐縣稅務局在恩施州甚至全省首開先例,走出了一條“1+1+N”的征管轉方式改革新路子。
該局先行先試,撤并農村分局,推動征管模式向專業化、團隊化、協同化邁進,最終搭建了一個“征收+管理+風控”的征管新框架,建立了一個“規模+行業+特定”的管理新模式,創建了一個“管人+管事+管戶”的征管新體系。此舉,為暢通納稅服務渠道,減并納稅服務流程奠定了制度基礎。

上門宣傳涉稅新政
面對問題不繞道,直擊關鍵有擔當。在化解房地產行業辦證難的歷史遺留問題過程中,咸豐縣稅務局今年主動作為打好部門協同牌,在縣政府化解辦設立黨員先鋒崗,走家串戶查問題,協商調解解難題,召開協調會、聯席會50余場次。
截至目前,該局今年先后完成歷史遺漏問題化解68宗1107戶次,入庫稅款900余萬元,實現了解民憂、抓收入的雙贏。
“立”字落實,傾力惠企利民
面對疫情新常態,咸豐縣稅務局就地劃轉到村社區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當好村社區防控的志愿“尖兵”。
同時,立足部門職責,全面梳理落實“六稅兩費”、支持中小微企業降成本等疫后重振稅費優惠政策,用部門組織稅費收入的壓力換取經濟主體的持續復蘇的動力。截至目前,該縣今年幫助4.7萬戶次納稅人減免稅費3.6億元。

稅務知識進企業工區
企業納稅信用,是企業發展的第一張名片。縣內一家商砼企業因未按規定進行申報納稅被行政處罰,出現失信行為降低了企業信用等級,在融資貸款、招掛投標審核中屢受困擾。在“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中,該局通過宣傳信用修復政策,幫助企業逐項整改到位,重拾了企業市場信譽與發展信心。
去年以來,咸豐縣就有905戶實現了信用修復,同比增長了11.87%;積極推行“稅銀互動”,破解優質企業融資短板。截至目前,該縣今年辦理銀稅貸103筆5386萬元,實現了納稅信用與真金白銀的“兌換”。
“新”字見效,魚水情煥新顏
鄉村振興,責無旁貸。近幾年,咸豐縣稅務局向上爭取省稅務局“616”對口幫扶資金1000余萬元,投入到農村教育“改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先后派駐30余名駐村干部投入到4個村的脫貧攻堅戰,實現615戶1835人次貧困人口的如期脫貧摘帽。
今年以來,該局又輪換派駐5名駐村干部結對3個村開展脫貧攻堅成果鞏固與鄉村振興銜接,實現了生豬、油茶、煙葉、中藥材富民主導產業的規模化發展和集體經濟的新突破,奠定了結對村人才振興、組織振興、產業振興的基礎。

下沉社區宣講防疫知識
與此同時,社區服務有新成色。在社區大黨委的統籌下,該局選派1名黨員進駐社區“尖刀班”,160余名干部全員額劃轉社區黨小組,領受疫情防控、防范詐騙、文明城市創建、矛盾化解調處等任務;先后投入30余萬元建設兩個“稅務紅色驛站”向市民免費開放,鞏固了黨群魚水深情。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咸豐縣稅務局已連續7年蟬聯省級文明單位,先后被被表彰為全省青年文明號、全國稅務系統先進集體。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