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國平在采集水質樣品及底積物樣品 通訊員 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 (記者趙秀琳 通訊員馮鑫 段風華)舍命保護國家財產,工作中的“拼命三郎”·······湖北省地質局第四地質大隊地勘院市場部部長夏國平,從事地質礦產勘查工作已有31年。作為咸寧市環境影響評價行業專家庫專家、咸寧市區域性評標專家,談起自己“與大地的故事”,夏國平有說不完的話。
執著的地質人“守望大地”31年
1990年,走出大學校門的夏國平入編湖北省地質局四大隊,從事區域地質勘查工作。工作后的夏國平,虛心向老一輩地質人學習,堅持請求到最艱苦的野外一線工作,穿行于鄂南的山川河流,用自己的雙腳丈量探查著祖國的富饒礦產。
90年代,地質行業處于低潮,不少同事和朋友紛紛離開地質隊伍,但是夏國平的信念一直沒有動搖過。他堅信:困難是暫時性的,國家對地質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利用不會停止,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地質工作中去,做一名最執著、最純粹的地質人。
為了適應更高的地質技術要求,他毅然去中國地質大學繼續學習深造。通過不斷充電,他在學習和工作中迅速成長起來,歷任項目負責人、項目技術指導、市場部部長、高級工程師、主任工程師等職務。從曾經的逐夢青年到如今的行業專家,31年來,夏國平用自己的執著,做“大地的守望者”。
實驗場遇劫 機智脫身助警方擒匪
1999年春節前3天發生的一件事,讓夏國平成了湖北省地質局的“名人”。
事情還得從一個冬夜說起,當時,夏國平和同事一起,在大冶瓦雪地實驗場做實驗。幾名歹徒突然闖入,將隊員們捆綁后,亮出刀子,威脅他們交出實驗場的黃金。夏國平臨危不懼,與歹徒周旋,同時試圖給歹徒普法,腿部被歹徒用鐵棍砸傷,至今腿上還留有傷疤。
與歹徒周旋的過程中,憑著機智沉著,夏國平巧設圈套,掙脫歹徒的控制,不顧血肉外翻的雙腿,跑下山去報警。最終,警察在他的帶領下上山抓獲歹徒。夏國平因此獲得湖北省人事廳頒發的“三等功”獎章。
事后談及當時的情景,同事問他害不害怕,夏國平笑笑說:“說不怕是假的,但在那個時候,必須要站出來,大不了跟他們拼了。”

夏國平在采集表層土壤樣品 通訊員 供圖

工作中的夏國平 通訊員
工作中的“拼命三郎”:要做就做到最好
在地勘院,夏國平有個外號叫“拼命三郎”,因為大家都知道,他“工作起來就不要命”。
化探是地質勘查工作的主要內容,從布點采樣、數據分析、異常圈定,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進行大量的論證、對比、統計和反復的歸納總結。身為化探領域的帶頭人,夏國平每個項目都親力親為,每個環節都不漏過。
2006年,夏國平遠赴新疆,負責博樂市—伊犁地區賽里木湖東南一帶戰略性礦產遠景調查項目。他這一去就是3年,有時上線前走20公里,到工區后再走30多公里,一天下來得走50多公里的山路。結束一天的工作,他經常累得抬不起腿。
牽頭市場開發部后,夏國平帶頭學習新業務、新技術、新規范,自己鉆研透了,再講給部門同事聽,大家再在一起交流學習體會。工作中,他有一句大伙都聽熟了的口頭禪:“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后來,這也成了市場開發部的通用工作準則。
2020年以來,夏國平牽頭的項目組積極開拓咸寧市內外環保農業市場,承接了仙桃、漢南、谷城、老河口、南漳等15個縣市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項目,成功在谷城縣拿下了地質局第一個耕地土壤安全利用治理類項目,老河口、天門、嘉魚等地的同類項目也在實施和籌備中。去年中央電視臺《地理中國》欄目組報道咸寧地區地質地貌情況時,還專門對夏國平進行了專題采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