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沙晚報12月6日訊(全媒體記者 彭放 通訊員粟青梅)好醫生應該是什么樣?在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實習的陳英從一封患者的感謝信中找到了答案。這兩天,一封署名“一位耄耋老人”的感謝信,在該院醫務人員的朋友圈熱傳,引發了大家對“如何當一名好醫生”的思考。6日,記者在該院采訪時了解到,寫信的老人名叫周國英,是一位81歲的退休教師。老人最近在消化內科住院期間,利用治療間隙,記錄下與醫護人員的點滴故事,并整理成一封近4000字的感謝信。關于“傾聽”“囑托”“微笑”的醫患故事,串聯起她看病和住院期間的溫暖回憶。
擔心
周國英自認為“是一個敏感多思多慮,遇事刨根問底,屬于醫生‘不太喜歡’的一類病人”。前段時間,她因較為嚴重的慢性胃病多次看消化內科門診,最后選擇了住院治療。在門診看病時,消化內科主任李憶嵐、副主任醫師許先鋒多次為她看診,兩位醫師“總是耐心傾聽患者的陳述,從不貿然打斷,神情專注,眼里透著體貼的光亮,讓患者瞬間信賴且輕松……她倆總是在開好處方后,不厭其煩地叮囑病人如何服用、到哪繳費、到哪取藥,甚至還在處方角上寫上幾樓,打上一個圈,唯恐病人不明白”。
入院當天,由于對病情擔心,周國英多次到醫生辦公室傾訴、咨詢。病情有什么變化?為什么要修改之前的用藥方案?新上的藥有什么副作用……主管醫生楊婷婷一次次停下手中的工作,耐心傾聽和解答。直到當天20時許,周國英發現楊婷婷還在辦公室忙碌,一問才知,她在當天上午收治了18名住院病人,不得不加班寫入院記錄。
放心
周國英是醫生辦公室的“常客”,遇到別的醫生值班,也會熱情地接待她,讓她印象特別深刻的是黃磊醫師。黃磊在和周國英的交談中,了解到她年紀大了特別怕孤單,便囑托同病房的56床病友多陪她聊天。在56床出院時,黃磊除了叮囑其回家后的注意事項,還特意囑托她多住一晚,等第二天新病人來了再離開。“聽她(56床病友)說到這,我聽到自己的心怦怦直跳,感激的淚水悄然而下。這分明是對至親至愛的人才有的關懷!”周國英寫道。
周國英對消化內科的護理團隊也十分感激。護士長喻露總是滿臉笑容叫她周老師,并告訴她“有事隨時找我”。喻露的表率作用影響著科里的每一名護士,大家的微笑服務讓老人放下心來,更常常讓她忘記了病痛。特別是責任護士唐晶,經常幫老人打開水、熱飯菜,陪她做檢查,每天下班前還會到她病房笑著說一聲“明天見”。唐晶知道周國英怕疼,血管脆而易破,每一次打針的動作都特別小心、輕柔,一針到位,打完之后還會詢問“比上次怎么樣?”一根細小的血管,連打幾天都沒有一點淤青,周國英常夸她是“神射手”。

住院期間,周國英老人利用治療間隙,記錄下與醫護人員的故事,寫了滿滿5頁紙。
暖心
住院期間,利用治療間隙,周國英用心記錄了此前多次在長沙市中醫醫院就醫的經歷。老人記住了幫助過她的每一位醫護人員的名字:骨傷科醫師易漢文、放射科醫師向紅平、消化內科醫師石曉玲、肛腸科醫師李益筠。
出院時,周國英把寫了滿滿5頁的醫患故事整理成近4000字的感謝信,請人打印出來交到醫護人員手中。老人在感謝信的結尾寫道:“好醫生是一劑良藥……認識你們,真好!”
讀著周國英的感謝信,醫護人員也深受感動。“我們只是盡了醫護人員的職責,卻一點一滴被患者看在眼里、記在心里,讓我們的心也暖暖的。”李憶嵐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