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新疆喀什12月20日電 (記者 朱景朝)20日,天剛亮,新疆黨委網信辦駐莎車縣巴格阿瓦提鄉團結村第一書記李江河和部分村干部,趕到500畝棉種田,查看土地平整情況。
根據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簡稱中棉所)與莎車縣巴格阿瓦提鄉團結村達成的合作協議,該所在團結村打造棉花、小麥、玉米、谷子等主要農作物和特色經濟作物新品品種及種質資源的“一體化農業生態綜合試驗站”,立足莎車面向南疆,進行糧棉、特色經濟作物品種的選育、農業新技術創新。

團結村打造南疆棉種基地助力鄉村振興。朱景朝 攝
莎車縣是新疆棉花大縣,團結村棉花種植面積大,全村土地面積10792畝,其中棉花地就有7200畝,村內還有萬畝棉花農場。
一年之計在于春,但等到春天行動就來不及了,現在要為春天耕種做好準備。李江河告訴中新網記者,給中棉所提供集中連片的500畝試驗田,需要置換、歸并小塊地,還要和農民達成地上核桃、巴旦木樹的收入補償。“多次做工作,農民看到了近幾年村里發生的變化,都很支持,理解。”
相比北疆而言,南疆的白天并不寒冷。記者當日來到村干部艾尼·拜克日家,今年他家里因為使用了中棉所的新品種實現了大幅增收。艾尼的妻子說,今年160余畝棉花收入56萬元,比之前多收入8萬元。這陣子,她還花了7.5萬元,又買了3頭母牛,發展養殖,她家的牛現在達到了13頭。

駐村第一書記李江河駐村四年,拍攝上千張照片,記錄村莊的變化。朱景朝 攝
李江河算了一筆賬,種植棉花新品種每畝可為農民帶來300元以上的增收,以后棉種基地落成后,農民種棉種的收益會更高。棉種田管護,將至少解決10人轉移就業。
記者在莎車縣多個鄉鎮看到“優種牛養幾頭增收致富有奔頭”的宣傳標語,李江河表示,鄉村振興要靠產業支撐,除棉花產業,團結村將把畜牧養殖做為主導產業之一,動員農民擴大養牛規模。目前,全村442戶有牛670頭,到明年底發展到1000頭,戶均2.5頭,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趙桂金(EK003)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