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張城 張賽賽)潛江位于江漢平原腹地,這里是全球聞名的小龍蝦之鄉,也是中國馳名的蝦稻之鄉。20年前,潛江人發現“蝦稻連作”模式,開創了我國人工養殖小龍蝦的先河。而后,在不斷探索與總結中,“蝦稻共作”應運而生。潛江蝦稻品質優良,綠色環保。在最近落幕的第三屆湖北地理標志大會暨品牌培育創新大賽決賽上,“潛江蝦稻”斬獲金獎。

第三屆湖北地理標志大會中潛江蝦稻斬獲金獎 資料圖
智能色選、低溫保鮮磨米、自動化包裝……12月23日,在位于潛江市高場街道辦事處的巨金米業加工車間內,記者看到,來自各地蝦稻農田的稻谷,從原糧形態進入收儲加工設備,到變成一袋袋高端商品糧,整個過程高度自動化,且各項數據可監控收集。
作為當地重點培育的蝦稻龍頭加工企業,2005年發展至今,該公司具備了水稻種植、農機服務、收購倉儲、加工商貿等一系列完善的產業鏈,已成為一家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潛江巨金米業加工車間 資料圖
近年來,潛江市充分發揮蝦稻共作生態優勢,突出綠色、優質、高效生產,加快推動“潛江龍蝦”“潛江蝦稻”雙輪驅動。全市已累計建成蝦稻共作基地85萬畝,培育了潛江巨金米業、湖北蝦鄉食品、湖北春景農業科技等一批龍頭企業,相關產品銷往全國18個省市。
在此基礎上,當地還成立了蝦稻大米行業協會,圍繞發展蝦稻產業、打造“潛江蝦稻”公用品牌、整合“潛江蝦稻”大米資源等方面開展服務和監督,助推糧食產業健康發展。在協會支持下,“水鄉蝦稻”“蝦鄉稻”等潛江品牌香米,先后榮獲“中國好糧油”“湖北名牌產品”“荊楚好糧油”等稱號。
“我們有效整合全市蝦稻品牌資源,統一標準、商標和包裝,積極組織‘潛江蝦稻’走進湖南、廣西、重慶、上海等大型超市,進一步提升了其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潛江市蝦稻大米行業協會秘書長方紅琳介紹。
經過多年發展,潛江已經走出了一條探索蝦稻種植模式、提升蝦稻品質、打造蝦稻品牌的產業發展“稻路”。潛江蝦-稻產業綜合產值超520億元。2021年“潛江蝦稻及圖”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潛江市市場監管局局長李勇表示,“潛江蝦稻”獲湖北地理標志金獎,將帶動“潛江蝦稻”系列地理標志產品銷售,激發市場主體通過品牌引領發展的內生動力,從而推動蝦稻產業發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