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者檢查居民購置藥品 通訊員 供圖
志愿者檢查居民通行證 通訊員 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吳克思)3月31日以來,隨州接連出現多例無癥狀患者,曾都區成為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壓力最大、任務最重的區域之一。就在人們為這里的疫情感到焦慮和擔憂之時,湖北高速路政漢十支隊10名志愿者勇敢地挺身而出,沖鋒在一線,為當地防控疫情、安定人心做出貢獻,成為“最美的逆行者”,他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危難時刻 他們挺身而出
“現在疫情防控十分吃緊,我們組織了10名志愿者參與抗疫!”4月1日7時,漢十支隊黨支部書記、支隊長丁進軍在電話中向下沉社區的志愿者表示:“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我們一定盡全力完成好這次防控任務。”
根據隨州市疫情防控實際情況,10名志愿者走進曾都區南郊擂鼓墩小區和陽光水岸小區,24小時在線協助擂鼓墩社區封控工作,為民安排核酸檢測、解釋最新政策、安排急診病人就醫等問題。
“請大家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離。”早晨6點,志愿者劉倩準時到達社區核酸檢測現場,引導居民有序排隊,解答居民問題。
除了在現場維持做核酸常規工作外,志愿者們每天配合醫務人員挨家挨戶對居家隔離人員測量、記錄體溫,這個看似簡單卻充滿了風險的工作,也是他們給自己“加碼”的任務。
“大家注意防護,一定要保證零感染,一個都不能倒下。”每當志愿者“出征”之時,丁進軍嚴肅地說,他們下沉的是第一例無癥狀感染出現的小區,每天要近距離接觸上百人,零感染的要求一方面是從保護自身考慮,同時也是對基層群眾的安全負責。
堅守一線 他們辛苦卻欣慰
在擂鼓墩社區,志愿者們分三班24小時負責5個重點防控區域,每個區域往往有好幾百人。送藥、送菜,志愿者每天要走2萬多步。
每天中午吃完盒飯后,疲憊不堪的志愿者坐在板凳上或者直接坐在地上休息,或干脆躺在路邊的大樹下打個盹。因為擔心著涼,大家還要互相提醒不能睡著。
剛開始,一些居民對隔離產生抵觸情緒,志愿者面臨更大的挑戰。“我又沒病,我要出去買點東西。”面對這樣的話,志愿者們不得不一次次地耐心解釋:“萬一有什么情況,對自己、對家人都不好,只要再堅持幾天就好了。”
有時候,他們不得不耐心地一遍一遍地解釋,喊啞了嗓子、伸酸了胳膊。遇到一些患病無法出小區的困難群眾,他們還會主動為其提供送藥服務。
不過,大多數居民的理解還是讓志愿者感到欣慰。志愿者任欽記得,4月3日那天,他為居民送完菜回到卡口執勤時,頭上大汗淋漓,防護服里的衣服全都濕透。一位無理取鬧要出門的老爺爺看著他感動的說,“謝謝你們了,你們年輕人也要好好保重身體。”聽到這句話,任欽覺得這一天吃的苦都是值得的,自己與群眾之間的愛沒有距離。
舍棄家庭 他們含淚堅守
“雖然他們的工作看起來很平凡,但是意義非凡,在這個特殊時期對我們安定人心的作用非常大。”說起志愿者的到來,擂鼓墩社區副書記周愛華深有感觸。
直至整個下沉工作結束,志愿者的付出得到了很多社區居民的贊許。他們付出的不僅僅是艱辛,背后還有不為人知的淚水。
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好幾個志愿者瞞著家人參與疫情防控,陳剛就是其中之一。
“正是因為有危險性,所以我選擇不告訴家人,免得他們擔心。我工作25年了,對自己圓滿完成任務有信心。”陳剛微笑著說。
大禹三過家門不回,而志愿者曾奕霖也是隨州人,換崗下來后和家里視頻聊天,“爸爸,今天是我的生日,不是說好回來陪我的嗎?”孩子的一句話瞬間擊破了他的淚點。
和曾奕霖一樣,志愿者們任務結束后,為了保證家人的安全,他們都自愿選擇繼續在單位值班、住宿,14天隔離期滿才能回家,和日夜思念的親人團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