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范慧瑾 通訊員黃姍)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著力減輕困難群眾重特大疾病醫療費用負擔,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貧返貧長效機制。該政策自今年9月1日起實施。
《實施意見》明確了救助對象范圍,將各類醫療救助對象分為四類,實施分層分類救助。一類:城鄉特困人員、孤兒;二類: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返貧致貧人口;三類:城鄉低保邊緣家庭成員、納入監測范圍的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包含脫貧不穩定、邊緣易致貧、突發嚴重困難人口三類監測對象);四類:因病致貧重病患者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特殊困難人員。同時符合多重救助身份的人員按待遇就高原則給予救助。
根據《實施意見》,湖北省將遵循“先保險后救助”原則,醫療救助對象可享受以下多重保障:
基本醫保主體保障。對參保居民實行普惠性財政補助的同時,通過全額或定額資助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等醫療救助對象參保,確保應保盡保。一類對象,對個人繳費按100%比例全額資助;二類對象,對個人繳費按不低于90%比例定額資助。納入監測范圍的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過渡期內個人繳費按不低于50%比例給予定額資助。
大病保險補充保障。年度個人自付醫療費用超過起付標準12000元,納入大病保險保障。一類、二類對象大病保險執行起付線降低50%、報銷比例提高5%、取消封頂線的傾斜支付政策。
醫療救助托底保障。在定點醫藥機構發生的住院費用、因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治療的費用、患重特大疾病需要長期門診治療的費用,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等支付后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費用部分,按規定納入醫療救助保障范圍。符合條件的門診慢特病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醫療費用,各市(州)按不低于50%比例救助。住院醫療救助中,一類、二類對象,不設起付標準,對其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醫療費用分別按100%、不低于70%比例救助;三類、四類對象,起付標準分別按各市(州)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25%左右確定,對其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醫療費用分別按不低于60%、50%比例救助。
年度醫療救助限額。門診慢特病醫療救助和住院醫療救助共用年度醫療救助限額。具體醫療救助起付標準、救助比例和救助限額由各市(州)人民政府確定。
托底保障措施。對規范轉診且在省域內就醫的醫療救助對象,經三重制度(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綜合保障后,政策范圍內自付醫療費用超過當地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且有返貧致貧風險的人員,依申請按不低于50%比例給予傾斜救助。
為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貧返貧長效機制,湖北省實施因病返貧和因病致貧雙預警。醫保部門將個人當年累計自負醫療費用超過當地上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的城鄉低保邊緣家庭成員、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穩定脫貧人口納入因病返貧預警范圍;將個人當年累計自負醫療費用超過當地上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的城鄉居民普通參保人員納入因病致貧預警范圍。經鄉村振興或民政部門核定為醫療救助對象的,醫保部門分類及時落實醫療救助保障措施。
各類醫療救助對象,依本人申請其身份確定前12個月內發生的醫療費用,由縣級醫保經辦機構按規定給予救助;此外,整合醫療保障、社會救助、慈善救助、商業保險等資源,實施分層分類幫扶和綜合保障。支持開展職工醫療互助。鼓勵商業健康保險發展,保障醫保目錄外醫療費用支出。
對于如何獲得醫療救助,《實施意見》明確:一類、二類對象直接獲得醫療救助,三類、四類對象依申請獲得醫療救助。醫療救助對象住院費用實行三重制度綜合保障“一站式”直接結算。一類、二類對象及納入監測范圍的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規范轉診且在市域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實行“先診療后付費”,無需繳納住院押金。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