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蘇州9月8日電 (周建琳) 作為第四屆中國蘇州江南文化藝術·國際旅游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曲韻新風”——“江南小劇場”全國精品曲藝專場展演正在此間舉行。7日晚,西安青曲社相聲專場在張家港市舉行,高水平的曲藝表演引來觀眾陣陣歡笑和掌聲。
青曲社是來自陜西省西安市的一個相聲社團,成立于2007年。相聲界耳熟能詳的演員苗阜、王聲就來自該社團。此次,來參加第四屆中國蘇州江南文化藝術·國際旅游節(簡稱“江南文化藝術節”),青曲社在蘇州連演多場,且場場滿座。
“這兩天蘇州天氣很涼快,但是觀眾的熱情絲毫不減?!蔽靼睬嗲缪輪T,中國曲藝牡丹獎獲得者苗阜表示,經常來蘇州這一帶演出,對于觀眾的口味也是摸得比較清,能給大家帶來共鳴。
令苗阜欣慰的是,蘇州的觀眾主要是“80后”“90后”甚至還有不少“00后”?!斑@是一個好現象。年輕人喜歡傳統文化了,說明我們對自己的文化越來越自信?!泵绺氛f:“與年輕人產生共情,相聲才能長盛不衰?!?/p>
這個秋季,登上蘇州舞臺的相聲大咖除了曲阜、王聲,還有相聲名家李金斗和徒弟劉穎等。4日晚,李金斗和劉穎,師徒攜手帶來相聲《時尚評書》,兩位相聲名家精彩合作,配合默契,包袱一個接一個,逗得臺下觀眾樂不可支、笑聲不斷。
“這個作品將傳統的相聲和現在比較新潮的一些名詞糅合在一起,年輕人聽起來并不陌生,老年人聽起來也很熟悉,是老少皆宜的一個相聲作品。”李金斗點贊蘇州的小劇場開創很早,無論是從小劇場內部的裝飾、還是整體環境,在全國來說都是很領先的,值得北方的小劇場“取經”學習。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曲藝一直占領著非常重要的一塊地方,據不完全統計,現在還流傳在民間的各類曲藝形式多達400多種,在這其中相聲可謂是最受歡迎的曲藝之一。值得關注的是這幾年相聲市場發展得越來越好,尤其是相聲小劇場越來越多。這笑文化繁榮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秘密?
“相聲創作來源于生活,相聲演員通過觀察生活看到一些社會的現象從中得到靈感,再通過語言藝術加工化成相聲,叫大家聽著可樂。通過我們的語言把想傳遞的東西傳給大家,大家笑了,相聲就達到目的了?!崩罱鸲繁硎荆瑑炐愕奈乃囎髌?,是既能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
“相聲是一種源遠流長的藝術形式,現在講相聲,需要做到‘守正創新’,即對前輩先賢有敬畏之心,傳承很重要,同時要有競勝之心。”曲阜稱自己有記筆記的習慣。聽到好笑的笑話我就會趕緊記下來,不斷積累,到了一定的契機時,它可能就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完整的段子。藝術一定是來源于生活,閉門造車是不可取的,無法引發共鳴。
據了解,今年的江南文化藝術節期間,有10多家全國知名曲藝團體來到蘇州,在全市范圍內推出多場小劇場演出。曲藝節目中,除了相聲之外,還有評彈、陜西快書、揚州清曲、蘇北琴書、河南墜子等曲種,蘇州市民在家門口就能樂享精彩的曲藝大餐。(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